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莱辛作为德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他发表《拉奥孔》的根本动因是以文学启蒙思想。笔者将这部作品本身和诸多前辈对《拉奥孔》的研究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认识到以往国内外研究者大多围绕莱辛的“诗画异质说”展开研究和论述,他们虽然对莱辛的文学观给予肯定,但却从未进行系统的研究。笔者通过研究学习认为莱辛《拉奥孔》的文学观是以“行动论”为核心的,本文分四个部分对其进行系统的剖析和论述。第一部分论述关于题材与情节的选择。莱辛反对苏黎世派所提倡的描绘体诗和将温克尔曼的静穆理想应用于诗,提出“动作是诗所特有的题材”这一具有革命意义的美学命题。他认为诗虽不宜描绘物体,但可以以行动“暗示”被表现物体。“最富包孕性”顷刻是莱辛在论述造型艺术时提出的基本观点,但同样有益于文学中对于情节的选择,而这些都是以行动为准则的;第二部分论述关于美好与丑陋的表现。对于美,莱辛认为各部分的美不宜并列描绘,在此基础上诗人可以用两种高明的方式来表现美:以美的效果来写美和化美为媚。对于丑,莱辛则认为各部分的丑适宜并列,丑与不同的行动结合可以产生喜剧和悲剧的艺术效果,美与丑的表现是以行动为手段的。第三部分论述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介绍莱辛主张塑造的“有人气”的英雄的观点的同时,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论析莱辛关于矛盾冲突和动态环境对于展现人物独特性格的重要性,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是以行动为特征的观点的意义。第四部分从辩证角度对莱辛“行动论”文学观的价值和局限进行分析讨论。莱辛的“行动论”文学观,在政治上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艺术理想和变革社会的要求;在理论上结合德国实际,以希腊古典文艺和莎士比亚为榜样,批判、继承和发扬了亚里士多德、狄德罗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强调创作反映德国现实的作品。他的思想和理论有很大的价值和进步性,但也着实存在一些局限,我们在研究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以“行动论”文学观的视角来重新解读莱辛的这部著作会让我们看到一个深刻、积极、生动、对文学有很大启发意义的《拉奥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