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型空天高速飞行器在大气层中长时高速飞行,飞行器表面的气动加热环境极其严酷,其热防护系统对耐高温、抗冲刷的防隔热一体化材料提出了迫切需求。SiCO多孔陶瓷的Si-C-O结构赋予材料较高的高温稳定性和力学强度,同时纳米级骨架结构使其具有较优的隔热性能。本文采用SiCO前驱体溶胶分别浸渍聚丙烯腈(PAN)基炭纤维毡和炭纤维增强炭气凝胶复合材料(C/CA),经过凝胶老化、干燥、裂解得到C/SiCO和C/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空天高速飞行器在大气层中长时高速飞行,飞行器表面的气动加热环境极其严酷,其热防护系统对耐高温、抗冲刷的防隔热一体化材料提出了迫切需求。SiCO多孔陶瓷的Si-C-O结构赋予材料较高的高温稳定性和力学强度,同时纳米级骨架结构使其具有较优的隔热性能。本文采用SiCO前驱体溶胶分别浸渍聚丙烯腈(PAN)基炭纤维毡和炭纤维增强炭气凝胶复合材料(C/CA),经过凝胶老化、干燥、裂解得到C/SiCO和C/C-SiCO纳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并在其表面制备了完整无裂纹的钼钽基硅化物自愈合涂层,对防隔热一体化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为获得耐烧蚀且热导率较低的C/SiCO纳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多次复合SiCO前驱体溶胶对C/SiCO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酸碱两步催化法配制SiCO前驱体溶胶,多次与PAN基炭纤维复合后得到的C/SiCO均呈无定形态,复合次数对材料的物相组成没有影响。微观形貌显示纤维之间的孔洞被SiCO陶瓷填充,SiCO陶瓷颗粒之间紧密连接形成三维纳米网络结构,且随着复合次数的增加,C/SiCO的孔隙率和总孔容不断减小,基体颗粒更均匀,网络交联密度增大。复合SiCO溶胶1次到3次,5%形变下C/SiCO的压缩强度从0.75 MPa增大到8.45 MPa,弯曲强度从6.14 MPa增大到32.52 MPa,多次复合使C/SiCO骨架结构更致密,抵抗变形及破坏的能力增强。不同温度、气压下C/SiCO的热导率随着复合SiCO溶胶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常温常压下,复合1到3次的C/SiCO的轴向热导率依次为0.09 W/m·K、0.13 W/m·K、0.16 W/m·K,与真空热导率的差值先减小后增大,这是由材料的气态热传导和气-固耦合热传导共同影响的,取决于孔径分布变化以及固相含量变化。首次采用SiCO前驱体溶胶浸渍C/CA,研究了C/CA裂解温度以及复合材料干燥方式对C/C-SiCO纳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微观形貌显示SiCO前驱体浸入炭气凝胶的纳米孔和C/CA的孔隙中,使SiCO纳米多孔陶瓷在原先炭气凝胶的网络骨架结构中形成新的网络结构。C/C-SiCO的“双网络结构”中孔径尺寸跨度较大,在介孔区域分布更集中,多次复合使C/C-SiCO的孔隙率不断减小。随着SiCO溶胶复合次数的增加,C/C-SiCO的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均不断增大,C/CA的裂解温度为1200℃且通过CO2超临界干燥制备的C/C-SiCO力学性能较优,复合SiCO溶胶1到3次的材料压缩强度(5%形变)分别是3.9 MPa,14.1 MPa,22.0 MPa,弯曲强度依次为14.4 MPa,37.1 MPa,52.6 MPa。另外,不同温度、气压下的热导率也随着复合次数的增加而增大,1200℃裂解C/CA得到的C/C-SiCO具有相对较优的隔热性能,常温常压下轴向热导率依次为0.10 W/m·K、0.13 W/m·K、0.17 W/m·K。为获得与基底材料热膨胀匹配较好、结合强度较高且表面辐射率高的耐高温抗冲刷涂层,通过料浆涂刷结合石墨包埋烧结工艺在C/SiCO和C/C-SiCO纳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成分和厚度不同的钼钽基硅化物梯度涂层。涂层表面未出现剥落、起泡、龟裂等缺陷,微观形貌显示涂层与基底材料结合紧密,且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涂层表面的孔隙逐渐被完全弥合;XRD图谱表明烧结后涂层中的无定形态玻璃相未发生晶型转变。分别对防隔热一体化材料在1600℃空气气氛中的耐高温性能和耐氧-乙炔焰烧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次复合SiCO前驱体溶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耐高温和耐烧蚀性能。高温有氧条件下,SiCO陶瓷基体中的自由碳和SiCxO4-x单元均发生氧化,生成的粘流态SiO2可以形成隔氧层,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阻挡氧气进入材料内部。多次复合使SiCO基体填充的更充分,高温下氧化形成的SiO2层更完整,对内部材料的保护作用更有效。另外,涂覆钼钽基硅化物涂层后,试样经过相同时间热处理后的质量损失率和线收缩率均有所降低,烧蚀率显著减小,钼钽基硅化物涂层增强了C/SiCO和C/C-SiCO纳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的耐高温和耐烧蚀性能。防隔热一体化材料有望作为高温耐烧蚀材料,应用于新型空天飞行器关键部位的热防护系统。
其他文献
电动力绳系是一种新概念航天器,其通过与空间地磁场和电离层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无燃料推进,在空间碎片清除、废弃卫星降轨、卫星编队飞行等空间任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轨道上运行的电动力绳系为研究对象,对电动力绳系的摆动动力学与控制、轨道动力学特性等内容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研究了非倾斜偶极子模型下电动力绳系的摆动动力学特性。基于电动力绳系为张紧状态的假设,建立了电动力绳系的哑铃模型,推导了该模
高层大气和重力场信息是空间科学与地球物理重要的基础信息,亦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信息,对气候变化监测、卫星在轨运行、远程火箭落点精度等涉及到国计民生,国防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而利用卫星测量手段开展对地观测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全覆盖的优势,已逐渐成为高层大气和重力场探测的最有效手段。随着近年来一系列高层大气探测卫星、重力卫星的成功发射,极大的提升了高层大气和重力场测量精度,并积累了丰富的在轨
精密机械结构是高精尖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配是结构最终的集成环节。零部件之间的装配结合面是实际接触区域,对精密机械结构的功能和性能影响较大。将具备分形特性的装配结合面称为分形结合面,结合面上的微凸体会产生弹簧阻尼效应,是影响整机动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了从理论上研究装配工艺对精密机械结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将分形结合面作为研究切入点,建立分形结合面接触模型;提出机加工表面分形参数求解优化算法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FRP)是一类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其在航空航天、风电、交通运输及体育器材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随着CFRP的大量生产及使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大量CFRP边角料以及服役结束后形成的废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的污染以及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对CFRP废弃物的处理已成为了CFRP产业链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CFRP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研究还未能真正实现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疲劳性能好等特性,是实现汽车等结构轻量化的优选材料之一。快速成型技术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大规模应用于汽车结构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然而快速成型技术使得复合材料的成型时间短、物理和化学反应急剧,影响着复合材料纤维/基体界面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效应,这些效应耦合在一起影响着界面的形成和结构,进而影响着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以及湿热老化性能等使用性能。本文
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动机一体化背景下,进气道设计实质上是在一系列几何约束和气动性能约束条件下进行的。本文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了强约束条件下的内转进气道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流线追踪技术与参数化方法、优化方法相结合,实现了在控制进气道几何参数的同时完成进气道气动性能优化。采用该方法,针对轴对称飞行器形成了不同形式的进气布局设计,对各方案的气动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进气布局对吸气式轴对称飞行器气动特性
本文针对高海况天气系统下最为常见的热带气旋,通过将锚系潜标观测的现场海流数据、Argo浮标观测的温盐、生化数据以及卫星遥感数据相结合,研究了由热带气旋引起的中国南海和阿拉伯海的上层海洋响应特征。同时对其过境期间海水的温盐结构和叶绿素浓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实例分析发现:热带气旋的过境可诱发强烈的垂向混合和埃克曼抽吸,引发明显的上升流现象。这改变了海洋内部的水体分布特征,导致其移动路径附近出现
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采用吸气式推进方式,可以Ma≥5的速度在临近空间大气内巡航。其高速度能够显著缩短飞行时间,有利于执行时间敏感的远程飞行任务,如紧急运输、高速客机和快速全球打击。由于其采用的吸气式推进系统可以提供远高于火箭发动机的推进效率,该类飞行器理论上具有更大的航程/载荷率潜力,可以作为一种通用的航空运载平台,亦可支撑快速便捷的单/两级入轨。此外,在临近空间内高速飞行的能力对防空提出了严峻的挑
为满足高马赫数飞行器对耐高温、低介电和抗烧蚀天线罩(窗)用透波材料的应用需求,本文以氮化硅(Si3N4)纤维为增强体,以硅溶胶为氧化硅(SiO2)基体先驱体,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单向氮化硅纤维增强氧化硅(UD Si3N4f/SiO2)复合材料和浅交弯连层连结构氮化硅纤维增强氧化硅(2.5D Si3N4f/SiO2)复合材料。开展了Si3N4纤维的耐温性能、硅溶胶的无机化过程以及氧化硅基体的强韧
石墨烯独特的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造就了其优异的电学、光学和热学特性,在高频电路、超快光电探测和热电子辐射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纳米尺度的热辐射特性特别是二维材料的热输运性质吸引了很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石墨烯具有超高的电流承受能力、极好的导热系数和极低的热容等独特性质,是一个研究微纳尺度热辐射效应的理想平台。论文中,我们通过构建蝴蝶结颈缩结构和位于不同衬底上的石墨烯器件,研究了石墨烯在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