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双酯型乌头生物碱(DDAs)及其代谢物的死后再分布和死后弥散动物模型。2探究双酯型乌头生物碱(DDAs)及其代谢物在中毒家兔体内的死后再分布规律,明确乌头生物碱的死后再分布对中毒死亡案件检材收集的意义。3探究双酯型乌头生物碱(DDAs)及其代谢物在中毒家兔体内的死后弥散规律,进一步解释死后再分布机制,从而为乌头生物碱的生前服毒和死后染毒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死后再分布动物模型建立:雄性健康家兔,实验室环境喂养1周后,随机选取3只为一组。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h,以生川乌煎剂中乌头碱的LD50剂量灌胃,2h后气管夹闭处死。(1)25℃组:准备雄性健康家兔24只,按上述操作,死后置于25℃的气候箱中,分别在0h、4h、8h、12h、24h、48h、72h、96h立即解剖,取心血、外周血、尿液、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左下肢肌肉等部位组织,检材保存于-20℃冰箱保存待检;(2)4℃组:准备雄性健康家兔21只,按上述操作,死后将其置于4℃冰箱中,分别在4h、8h、12h、24h、48h、72h、96h解剖取材,其余操作同(1)组;(3)-20℃组:准备雄性健康家兔21只,按上述操作,死后将其置于-20℃冰箱中,分别在4h、8h、12h、24h、48h、72h、96h解剖取材,其余操作同(1)组。2.死后弥散动物模型建立雄性健康家兔,实验室环境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选取3只为一组。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h,气管夹闭处死1h后,以生川乌煎剂中乌头碱的LD50剂量灌胃。(1)25℃组:准备健康雄性家兔24只,按上述操作,然后置于25℃的气候箱中,分别在0h、4h、8h、12h、24h、48h、72h、96h立即解剖,取心血、外周血、尿液、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左下肢肌肉等部位组织,检材置于-20℃冰箱保存待检;(2)4℃组:准备健康雄性家兔21只,按上述操作,然后置于4℃冰箱中,分别在4h、8h、12h、24h、48h、72h、96h解剖取材,其余操作同(1)组;(3)-20℃组:准备健康雄性家兔21只,按上述操作,然后置于-20℃冰箱中,分别在4h、8h、12h、24h、48h、72h、96h解剖取材,其余操作同(1)组。结果:1.双酯型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在中毒家兔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研究:(1)心血:25℃、4℃和-20℃保存条件下,心血中3种双酯型乌头生物碱(AC、HA、MA)含量均较低,因此其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与AC相比,心血中HA和MA含量稍高,且在-20℃保存条件下,8h后二者浓度在每个取材时间点基本都高于25℃和4℃保存条件。4℃保存条件下,三种单酯型乌头生物碱(BAC、BHA、BMA)含量较低。(2)尿液:25℃保存条件下,尿液是所有物质含量变化最为显著的检材,其中AC、HA和MA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24h出现峰值,而BAC在8h后急剧下降,BHA和BMA分别在4h和48h先后出现两个峰值;Aconine整体呈下降趋势,Hypaconine和Mesaconine变化规律不明显。(3)心肌、脑组织和左下肢肌肉:25℃、4℃和-20℃保存条件下,心肌中3种双酯型乌头生物碱(AC、HA、MA)含量较低,变化趋势不明显。脑组织和肌肉组织中都没有检测到醇胺型乌头生物碱(Aconine、Mesaconine和Hypaconine),且其他物质含量也较低,变化趋势不明显。(4)脾脏:25℃和4℃保存条件下,脾脏中BMA和Mesaconine的含量都要高于其他物质,且变化趋势最为明显。综上所述,双酯型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在中毒家兔体内存在死后再分布现象,对于法医毒物送检检材的选取,除要送检常规的血液检材外,尿液作为影响乌头生物碱中毒最为明显的检材,且是死亡当时各物质含量最高的检材,因此在怀疑乌头属中药中毒的案件中,尤其要关注尿液检材的收集。2.双酯型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在中毒家兔体内的死后弥散研究:(1)心血:在不同保存温度下,心血中BMA含量较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5℃保存条件下,峰值出现在24h,4℃和-20℃保存条件下,其峰值都在72h,且25℃下的含量及变化趋势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温度条件。(2)外周血:在-20℃保存条件下,外周血中各物质含量较高且变化趋势明显。(3)心肌组织:在4℃和-20℃保存条件下,心肌组织中各物质含量都低于25℃保存条件。(4)脾脏作为距离蓄积库胃最近的器官,在不同保存条件下,从4h开始已经能够全部检测到双酯型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其余心脏、肝脏、肺脏、肾脏等组织器官在后续时间点陆续检测到双酯型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存在,但含量均不及脾脏中高。(5)尿液:尿液中检测不到任何物质的存在。(6)在不同保存条件下,在脑组织和肌肉组织中都只能稳定检测到HA和BMA,其余物质未检测到。综上所述,双酯型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在中毒家兔体内存在死后弥散现象,从胃到组织器官、心血的顺浓度梯度弥散是主要机制。在不同保存条件下,尿液中检测不到任何物质的存在。因此,尿液作为不受死后弥散影响的检材,在判断乌头生物碱中毒案件的生前服毒和死后染毒时需重引起高度重视。结论:1.双酯型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在中毒家兔体内存在死后再分布和死后弥散现象。2.在不同保存条件下,死后再分布规律研究中发现各物质含量在家兔尿液中含量最高,且浓度随保存时间变化趋势最为明显;同时在死后弥散规律研究中发现家兔尿液中几乎检测不到任何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物。因此,尿液检材及各物质在其的变化规律能够为乌头生物碱中毒的生前服毒和死后染毒鉴别提供参考依据。3.在侦办有关乌头中毒案件,要注意死后再分布和死后弥散对于毒物分析结果的影响,排除死后染毒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