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T.spiralis)简称旋毛虫(Trichinella),可感染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旋毛虫侵入到人或动物体内会引起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旋毛虫病。人感染旋毛虫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腹泻,发热,肌肉酸痛,皮疹,出血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该病还能引起突发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食品工业的安全。旋毛虫病是世界各地待屠宰动物首检及强制性检疫检验的人兽共患病病种,目前为止,该病也是世界范围内投入预防控制费用较多的一类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大量研究表明,机体不能完全清除旋毛虫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免疫细胞的影响,旋毛虫能在啮齿动物体内通过与宿主的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逃避或着抑制宿主的相关免疫应答反应从而延长其在宿主体内的生存时间。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是近年来专家学者们研究发现的一种能抑制相关免疫应答的B细胞亚群,该类细胞可以通过分泌相关的细胞抑炎因子(IL-10、IL-35和TGF-β等)来抑制免疫应答反应,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炎症和寄生虫感染等多种疾病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Bregs在线虫——旋毛虫感染中是否参与并发挥作用,本试验采用了旋毛虫易感的雌性BALB/c小鼠建立的感染模型,研究了Bregs在旋毛虫感染过程中的数量变化情况及感染后的表型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本试验将雌性BALB/c小鼠分为两组:对照组(PBS组),试验组:(T.spiralis感染组)。为了确定旋毛虫感染能否诱导产生Bregs,在旋毛虫感染后的不同时期(7d、14d、21d、28d、35d和42d),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小鼠脾脏(SPL)和肠系膜淋巴结(MLN)中CD19+B细胞的数量变化及IL-10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PBS组)相比,无论在SPL中还是MLN中,CD19+B分泌IL-10的量均有所增加,从旋毛虫感染的第7天开始,试验组小鼠CD19+IL-10+B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多,且该细胞数量在21d达到了顶峰,该时期后CD19+IL-10+B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但仍比对照组多。运用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法检测了旋毛虫感染后不同时期SPL中Bregs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CD19+IL-10+B细胞比例均有所提高,且差异显著,该变化趋势与FCM检测结果变化趋势相一致。以上结果表明,旋毛虫感染能诱导产生Bregs。取派尔氏结(PPs)制成单细胞悬液,并对表面分子CD19,CD5,CD1d进行染色,结果显示在旋毛虫感染后的不同时期,CD19+CD5+CD1dhigh细胞增多,在第35天时,该细胞数量增至顶峰,这一结果表明旋毛虫感染也能诱导PPs中Bregs的产生。小鼠感染旋毛虫后,为了鉴定能分泌细胞因子IL-10的Bregs表型,我们在感染后的第7天,运用FCM检测了小鼠SPL中B细胞中IL-10及CD23、IgM、CD5、IgD等相关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IL-10+B细胞表面分子CD23、CD21、IgM表达水平较高,CD5、CD1d、IgD的表达水平较低。结果表明感染旋毛虫后Bregs的表型与过渡2型边缘区前体B细胞(T-MZP)和边缘区前体B细胞(MZB)表型相似。我们还通过FCM检测了感染后不同时期小鼠SPL淋巴细胞中CD19+CD5+CD1dhigh细胞表达TGF-β1的情况,SPL和MLN中CD19+B细胞和CD4+T细胞分泌IL-17A的情况,结果表明在28天时,TGF-β1表达量最多,感染后021天产生IL-17A的B细胞(B17)和T细胞(Th17)逐渐增多,随后B17,Th17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这一变化趋势与CD19+IL-10+B细胞数量变化趋势几乎一致。这一现象说明Bregs与Th17,B17细胞之间可能也有某种平衡关系,这种关系很可能与旋毛虫的发病机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