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对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转复及维持窦性心律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各类房颤人群均存在不同比例的复发[1]。准确预测消融结局对优化手术指征、给予患者合理的手术预期、制定消融策略、选择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方案、心电监测设备以及安排术后随访具有重大意义[2]。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参数可以用来预测房颤消融治疗的结局[3,4]。但因许多心电参数分析方法复杂、缺乏标准化、预测结果不统一等原因并未在临床实践中广泛采用。研究目的1、房颤患者RFCA前后P波参数特征及变化与消融后复发的关系2、房颤患者RFCA前f波参数特征与消融后复发的关系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研究前瞻性纳入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行RFCA的房颤患者,获取临床基线资料及手术前后多导电生理仪12导联ECG(LEAD-EP或LEAD-7000,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窦性心律ECG经多导电生理软件(LEAD-EP或LEAD-7000,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将原始信号放大(纸速100毫米(mm)/秒(s),增益100mm/毫伏(mV))测量并计算P波参数(Ⅱ导联与V1导联P波时限(P wave duration,PWD)及振幅(P wave amplitude,PWA)、12 导联 P 波最大时限(PWDmax)、矢量振幅(vector magnitude,VM)),比较不同类型及消融结局房颤患者临床及心电参数差异,分析临床及心电参数与心律失常复发的关系。第二部分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行RFCA且术前ECG为房颤心律的患者,获取临床基线资料及术前12导联ECG,采用Matlab软件(美国Mathworks公司)进行f波提取、傅里叶变换后计算各导联主频(dominant frequency,DF)、规律指数(organized index,01),比较不同类型及预后房颤患者临床及心电参数差异,探究临床及心电参数与心律失常复发的关系。研究结果1、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PeAF)较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xAF)患者术后 Ⅱ 导联 PWD(P<0.001)、V1 导联 PWD(P<0.001)、PWDmax(P=0.001)显著增宽;V1 导联 PWA(P<0.001)、VM(P<0.001)显著增高。2、房性心律失常复发较非复发患者术后Ⅱ导联PWD显著延长(152.10(146.30-157.92)ms vs 145.00(134.05-159.49)ms;P=0.019)。术后 Ⅱ 导联PWD增宽与消融后复发显著相关(HR 2.534,95%CI 1.137-5.647;P=0.023)。以Ⅱ导联PWD>148ms为界值对术后复发判断的敏感性66.7%,特异性58.2%,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下面积为 0.624(95%CI 0.506-0.742;P=0.049)。3、PeAF较PxAF患者术前12导联房颤波平均主频(DFmean)显著升高(6.16±0.75赫兹(Hz)vs 5.52±0.75Hz;P=0.001)。4、房颤患者术前体表心电房颤波DF与OI呈显著负相关(r=-0.379;P<0.001),但两者与消融后复发关系不显著。研究结论1、不同类型与消融结局房颤患者RFCA术后ECG P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术后Ⅱ导联PWD增宽与远期复发显著相关。2、PeAF患者较PxAF患者术前ECG DF显著升高,且DF与OI呈显著负相关,可能提示电活动紊乱程度增加。3、本研究未发现术前体表心电DF及OI与房颤患者消融后复发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