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Ibbotson和Sinquefield1976年发表的论文中,他们创新性地提出用历史数据法作为股票市场股权风险溢价的预测。此后历史数据法风行。而Mehra和Prescott在其1985年的论文中,分析比较了历史数据法算出的ERP和宏观均衡的资产定价模型推演出的值,提出著名的“股票市场溢价之谜”。此后大量学术论文着力解释由Mehra和Prescott(1985)提出的股权风险溢价之谜,另一方面,1976年之前广泛被用于ERP测算的DDM模型再次风行。
中国股权风险溢价是多大?中国股票市场存不存在股权风险溢价之谜?这是研究中国股市ERP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是基础。
因此,本文重点着力解决中国股权风险的大小问题。
文中选取中国股票市场成立至今1990—2008年的可获得年度数据,运用DDM法和历史数据法分别进行计算,并将其结果进行比较。其中,DDM法根据中国市场实际数据的情况又选取两个模型:Gordon模型和Fama—French模型。因此,最终将三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比较,选取适合中国国情的ERP计算方法和预测方法,并由此初步推测中国股市是否存在股权风险溢价之谜。
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试图解决通货膨胀率是否应当计入ERP的计算过程,中国股票市场股权风险溢价的计算应当如何选取无风险利率的问题。
本文接受Ibbotson和Sinquefield1976年发表的论文中将股票市场指数的历史收益率分解成两个部分的观点:一部分可归因于无风险利率;另一部分归因于股票市场溢价。并且第二部分,即股票市场溢价的值是稳定的,第一部分的波动造成股票市场指数收益率的波动。因此本文根据结果序列是否平稳对三种方法进行了评价。结论是:这三个模型中,历史数据法不适合计算中国股权风险溢价;Gordon模型的拟合方程适宜用作中国股权风险溢价的短期预测;Fama—French模型适合做中国股权风险溢价的长期预测。
并且,1年期或者3个月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对ERP计算结果影响不大。是否将通货膨胀计入对ERP计算结果影响不大。
同时,本文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得出关于中国股权风险溢价的两点特征:一是中国股票市场的ERP在96年之后显示出与GDP增长率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及扩大效应。二是中国股票市场的ERP波动性较大,因此数据选择区间对结果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