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磷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的有机磷多以植酸等络合态存在,很难直接被植物吸收。通过酶解法可降解植酸,释放磷元素,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双功能域β-折叠桶植酸酶(phy HT)是一种新分离出的催化活性高,热稳定性好的植酸酶,深入解析其结构、功能特性,探索其应用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以双功能域β-折叠桶植酸酶(phy HT)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蛋白质晶体学、结构生物学等方法,
【基金项目】
:
北京林业大学自由探索研究项目“基于 x 射线衍射的双功能域 β折叠桶植酸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项目编号:2018ZY1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的有机磷多以植酸等络合态存在,很难直接被植物吸收。通过酶解法可降解植酸,释放磷元素,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双功能域β-折叠桶植酸酶(phy HT)是一种新分离出的催化活性高,热稳定性好的植酸酶,深入解析其结构、功能特性,探索其应用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以双功能域β-折叠桶植酸酶(phy HT)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蛋白质晶体学、结构生物学等方法,对phy HT进行三维结构解析;通过体外重组制备phy HT,从酶学、土壤学以及苗木培育学等角度,研究phy HT的酶学特性以及对不同树种幼苗根际土磷元素的活化效应,以期为生产实践中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减少施用化肥或开发生物肥料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phy HT属于典型的β-折叠桶植酸酶,以β片层形成的桶状结构为主。phy HT含有两个结构域:具有催化功能的底物结合位点以及催化位点的phy HT-DII和酶催化活性很低的phy HT-DI。phy HT-DI与phy HT-DII协同作用,是一种新的催化机制,因此,phy HT具有高催化活性的特点,催化效率优于其他植酸酶。(2)phy HT属于碱性植酸酶,酶活性高、稳定性好。phy HT酶在45℃以下较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35℃;在p H值为6.0~12.0范围较稳定,最适p H值为8.0;低浓度的Ca2+、Mg2+对phy HT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Fe2+、Mn2+、Zn2+、Cu2+、Ni2+等金属离子对phy HT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3)实验室条件下,phy HT在华北地区的潮土中适用性较强,在南方的红壤以及粘粒矿物中不适用。phy HT添加在潮土中,温度为20~45℃和p H值为5~9时,均可保持20%以上的催化活性,可以改善土壤的微环境,降低土壤p H和电导率值,增加土壤营养元素含量;phy HT添加在红壤以及粘粒矿物中,phy HT的活性受粒径、温度、p H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活性保持时间短,催化效果较低。phy HT添加在潮土中发挥最佳催化效果的添加量为5 U/g、温度为25℃、最大田间持水量为60%,此时土壤中的植酸酶活性以及有效磷的含量均可达到较高的水平。(4)实验室条件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phy HT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及活化土壤磷素的作用。phy HT添加到白蜡、侧柏容器育苗基质中,可使白蜡与侧柏幼苗根际土中有效磷的含量提高11.23~61.40%,植酸含量降低10.01~37.58%。phy HT可以促进根际土有机磷的转化,改变有机磷各组分含量,活性、中等活性有机磷增加,中稳性与高稳性有机磷降低。与对照相比,添加phy HT对白蜡、侧柏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phy HT促进白蜡、侧柏幼苗根系的长度、表面积、体积的增长,对≤2.0 mm细根的作用效果最显著。添加phy HT增加白蜡、侧柏幼苗各器官中的营养元素含量,根系中磷的总含量增加最显著。可见,phy HT在育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论:本研究揭示了phy HT的三维结构及酶学性质,活性高,稳定性好,应用性强。将phy HT其应用于土壤改良和苗木培育中,具有促进磷循环的作用,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土壤生物添加物进行利用,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有机磷成分,加快自然界中的磷的循环与利用。
其他文献
茶树是一类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其在生长过程中会遭遇多种病虫危害和非生物胁迫,这些逆境严重影响了茶树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WRKY转录因子和VQ基序蛋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调控逆境防御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龙井43’中鉴定了9个WRKY转录因子和15个VQ基序蛋白,研究了它们响应不同逆境的表达模式,并分析了‘舒茶早’基因组数据库中WRKY转录因子和VQ基序蛋白家族成员的数量以及相互作用。通过模
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对测井、地震等应用地球物理数据的反演和解释是确定地下储层性质、进行区域开发潜能评估的主要途径。传统解释技术往往都需要预先进行理论假设和模型假设,难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以数据驱动代替理论驱动、以机器学习代替理论推导为应用地球物理解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而如何使用各类机器学习技术有效辅助地球物理数据解释亦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众
刺榆(Hemiptelea davidii(Hance)Planch.)是我国干旱半干旱沙地重要的造林树种。当前,刺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十分缺乏,关于刺榆的进化起源及逆境胁迫响应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刺榆细胞器基因组遗传信息解析,构建基于细胞器基因组数据的系统发育分析,同时利用转录组数据探讨核质基因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组装完成首个刺榆叶绿体和线
植物细胞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与细胞的大小形状和植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其组成和结构特性还决定了木质纤维素的酶解产糖效率。目前参与植物细胞壁合成的众多基因已经被鉴定,并且双子叶植物(如拟南芥)次生细胞壁合成的转录调控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有关单子叶植物次生细胞壁生物合成的转录调控尚待深入研究。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单子叶模式植物,目前参与次生细胞壁调控的转录因子报导还较少。本研究利用生物
叶绿素是植物参与光合作用进行捕获、传递、转换光能至反应中心的关键色素,与光合速率和植物营养密切相关,对调节作物光合生理、产量和品质发挥着重要作用。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叶绿素含量相关基因的发掘和克隆,将有助于育种家利用生物技术对叶绿素含量进行设计与利用,提高水稻光能利用效率,从而提高水稻的生物学产量。本研究利用已构建的一套由马来西亚普通野生稻(IRGC105491,ACC10)与籼稻珍汕97B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不断作用于流域下垫面条件,深刻影响着流域水文过程。青海湖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一直以来是内陆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的热点区域。流域在过去经历了草地退化、沙化加剧、湖泊水位持续下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而近十几年来,湖泊水位持续上升、草地状态改善、沙化面积稳定。针对上述现象,查明流域水文要素的演变规律,探索水文过程对气候因子和下垫面变化的响应关系,对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园艺作物,其在我国蔬菜产业及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大量的基础研究数据的公布,番茄已经成为研究果实品质的重要模式作物。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物营养及食用安全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不断改良和选育高品质的品种。番茄果实中的糖苷生物碱不但是番茄果实一种主要的次生代谢产物,而且
次生生长是由维管形成层产生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是木本植物中最重要的生命活动。木质素,仅次于纤维素,不仅是陆地生物圈中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而且能够增强植物机械强度、疏导水分和抵御病原菌的侵害。木质素是限制植物细胞壁酶解利用的主要成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够减少木质素的含量或改变其结构,从而使其利于生产和实践。然而,改变木质素的组成和含量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多种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植物矮化。因此,平衡植物体
妫水河作为延庆的母亲河,是北京市重要的供水水源河道和水源保护区。随着延庆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内生产生活活动所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提升妫水河水质和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在妫水河流域开展面源污染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妫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查阅文献、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污染系数法对妫水河流域面源污染负荷进行计算,分析面源污染来源。利用PhosFate模型分别进行妫水河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