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限制语作为语言的属性之一,由George Lakoff于1972年首次提出。自此以后,Brown和Levinson以及Leech等语言学家便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进行的。起初,模糊限制语的研究仅局限于语义学和句法学上。后来随着语用学的出现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语用层面上的模糊限制语,对此方面的研究确也是硕果累累的。公益广告是广告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了建立一种在读者和广告者之间能互相接受的关系,此种特殊文体广泛地运用了模糊限制语。因此,有必要对公益广告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一定的研究。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广告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相关研究,但关于公益广告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确少之又少,更别提英汉公益广告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了,几乎尚未发现。因此,本研究基于自建的两个语料,试图从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角度出发,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和以汉语为母语的英汉公益广告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研究,以期发现两者在使用模糊限制语时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每个语料由60篇公益广告组成,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所有的这些公益广告都是采用随机抽取的形式选取出来的。根据Hyland对模糊限制语分类的模型,借助于Word文档和人工双重检索,标记出了所有类型的模糊限制语并计算出了其出现的总数和频率。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研究结果。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英语与汉语公益广告语篇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的模糊限制语。就模糊限制语整体使用的频率而言,英语公益广告语篇中使用的频率要高于汉语公益广告语篇。英汉公益广告中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类型偏好也是不尽相同的。根据顺应理论,出于顺应某种语境而最后实现成功交流的目的,模糊限制语往往扮演了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角色。所以,笔者在此理论基础上,对英汉公益广告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了语用分析,并探究了公益广告中重要的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即提高精确性,实现礼貌性,避免绝对性,增强说服性。笔者希望本研究不但能助于公益广告者合理地使用模糊限制语,而且也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公益广告并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