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伦理关系,就是在一定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基础上,家庭成员之间由客观关系和主体意识构成、贯穿应然价值规定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家庭关系。随着近年来学校布局调整的推进,湖北农村地区大量村校纷纷消失,许多孩子离家寄宿上学。这一变化使农村家庭结构、家庭经济负担、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等发生了变化,导致家庭伦理关系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在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下,关注农村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促进其良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同时对于丰富社会变迁中家庭伦理问题的研究内容、解决农村家庭矛盾冲突等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对家庭伦理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经历过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湖北省鹤峰县下坪乡X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村典型家庭的家庭成员、邻居,村校老师和乡村干部的调查和访谈,考察了当前X村家庭伦理关系现状,揭示了村校消失后农村家庭伦理关系出现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调查发现,村校消失主要是通过家庭伦理关系的内核、中介、生成机制和调节机制四个方面影响家庭伦理关系变化和发展的。其中在内核上影响了家庭成员的家庭伦理观念和社会价值观,使主体意识产生偏差;在中介上,弱化了农村家庭的经济功能、养老功能和情感满足功能,导致家庭成员合理需要的满足程度降低;在生成机制上,扩大了家庭成员的空间距离,增大了家人之间的生活差异性,使得家庭成员内外交往的频率和效果降低,进而影响家庭的社会交往;在调节机制上,削弱了主体的道德自律能力和他律作用,扰乱了家庭伦理关系的道德调节。为了规避和减少因村校消失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充分调动家庭、社会组织、政府等多方面的力量,通过强化道德教育,树立科学的家庭伦理观念;密切家庭社会交往,构建和谐家庭人际关系;形成道德自律和他律的合力,强化家庭伦理关系的道德调节等措施引导农村家庭正确处理家庭伦理关系问题,促进农村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