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文以改善不对称的身体姿势,增强机体呼吸系统功能,提高脊柱关节柔韧性,加强核心力量训练,提高其躯干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稳定性与平衡能力,预防腰背痛等并发症为目的导向,设计创编一套能够改善大学生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瑞士球操。并运用实验法,对该操的干预效果进行检验。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其中实验法是本文的重点方法。实验法中实验对象利用脊柱测量仪从杭州师范大学的174名大二女学生中筛选出40名,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所有实验对象同时满足特发性脊柱侧凸,AIT倾斜角度大于等于6度,1个侧凸位,侧凸位置为腰椎的四个条件,除脊柱侧凸外无其他疾病,无运动损伤。实验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瑞士球操练习,练习频率为每周三次,每次45分钟;对照组不进行球操练习。实验前后进行最大倾斜角度、关节柔韧性、身体平衡性、肺活量等指标的测量采集。利用SPSS17.0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实验前后数据分析,从身体形态、提高运动机能等方面验证瑞士球操改善脊柱侧凸的效果。研究结果:(1)受试者实验后即刻的AIT倾斜角度恢复至0°~1°有5人,占实验组总人数的25%,恢复至2°-3。有5人,占总数的25%,恢复至4°~5°有10人,占总数50%。与实验前相比,受试者实验后AIT倾斜角度平均减少7。。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得到P值小于0.05,认为锻炼前后实验组AIT倾斜角度有显著差异性。对照组实验前后采集的数据显示均值变化不大,采用配对样本T参数检验,得到P值大于0.05,实验前后数据无显著性差异。(2)实验组肩部平衡性角度进行锻炼前后数据配对样本T检验,实验组肩部平衡P值均小于0.05,锻炼前后平均减小0.3度,差异性显著。对照组平均值增加0.5度,P值大于0.05,无显著差异。髋部平衡性角度,实验组P值大于0.05,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合均值比较,实验组角度减小0.05度,对照组增加0.25度,可知不进行瑞士球操锻炼的对照组髋关节失衡有加重的趋势。(3)脊柱后伸是衡量脊柱柔韧性的重要指标,实验组均值实验后较实验前提高0.75,P值小于0.05,具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均值实验后较实验前减少0.3,P值大于0.05,差异无显著性。利用脊柱测量仪对脊柱进行水平旋转角度的测量,以人体背面中轴线为基准,获得向左侧旋转的角度(L),向右旋转的角度(R)。数据SPSS分析可知,实验组L、R侧两组数据P值均小于0.05,对照组P值均大于0.05。因此,瑞士球操的练习能够显著提高脊柱水平旋转的能力。以人体背面中轴线为基准,分别测量被测者在冠状面上向左侧弯曲(L)和向右侧弯曲(R)的角度值,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实验组L、R组数据,对照组L、R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组、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说明实验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但比较均值发现,实验组侧弯能力分别平均提高了2.50。(L)和2.55°(R),而对照组则分别减小0.40°(L)和0.55°(R)。(4)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实验,实验组肺活量平均提高13.5%, P值小于0.05,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肺活量两次测试P值大于0.05,没有显著性差异。(5)实验前后数据分析,实验组P<0.01动态平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对照组p>0.05,变化无差异。研究结论:(1)本研究所创编的瑞士球操能够通过不对称姿势练习,在侧弯的脊柱重新处于竖直位置的状态下进行肌肉重塑,通过牵拉凹侧萎缩肌肉群,放松凸侧紧张肌群,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由于脊柱三维畸形而引起的背部不对称。(2)本套瑞士球操能够促进肩髋不平衡的改善,由于实验对象侧凸部位均在胸腰椎及以下,因此认为进行瑞士球操练习能够改善不良姿势习惯引起的高低肩;髋关节平衡改善效果不显著,可能由于髋关节结构较为稳定且1个月锻炼时间偏短导致。(3)本研究所创编的瑞士球操可通过拉伸练习,改善脊柱关节柔韧性,提高脊柱伸展、侧屈以及水平旋转的能力。(4)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动作结合膈式呼吸练习法,通过调动患者自身功能的本体感受,改善膈肌及其它呼吸肌的运动幅度,使气道内压力增加,有利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从而达到呼吸功能的提高;(5)通过本瑞士球操的练习,可通过加强腰椎稳定肌肌力,提高神经中枢对肌肉的控制,从而有效提高动态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