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品》是晚唐文学理论家司空图的诗论作品,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美学史中占有重要位置,全文分为24品,以24首二字题目的四言诗的体裁方式呈现。不同于钟嵘《诗品》对诗歌的品鉴和排位,有关司空图《诗品》的性质,过去研究中一直流行的、被大家广为接受的传统观点认为《诗品》本质上是讨论了24种古代诗歌的风格。当今《诗品》研究的重点一般是对24品进行逐品解析,以及对其作者和成书年代进行考证,而有关《诗品》体系论的问题较少有研究涉及,至于对24品进行分类的研究则更少。《诗品》究竟应该如何分类,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广泛认同的结论,而这正是本文想要探究的首要问题。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讨论《诗品》的批评特征和目前《诗品》分类研究的现状。因为《诗品》采用“以诗论诗”的写作方式,又具有意象式的批评特征,导致其各品的性质和主旨成疑。本文首先横向比较现有的有关《诗品》分类的研究成果,按照“分类中是否包含诗歌风格论”的标准,将既有分类研究成果分为三类。第二章开始具体展开《诗品》该如何分类的问题,首先分析既有研究成果,从分类模式和分类内容的逻辑顺序找出其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分别是:“风格”的定义范围及划分依据、“主体境界”与“诗歌境界”的关系,和创作论的边界问题。第三章针对这三大问题,提出自己的对策,对《诗品》进行重新分类,得出对于“《诗品》如何分类”这一问题的结论。本章在对《诗品》进行分类时首先从各品性质出发,探讨24品的区别与联系,以性质为纲,将24品分为“诗歌风格论”“创作论”“主体境界论”三大类;在三大性质类别之下,又以特征、侧重对象为依据进行第二层次的细分,如把风格论分为壮美风格和柔美风格、把创作论分为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等,最后得出一个多层次的树状分类体系,同时在分类过程中,对《诗品》24品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第四章则在本文得出的分类结果基础上,讨论《诗品》分类的可行性等问题,并从分类结果中一窥司空图《诗品》的成书体系,再论述其“崇尚自然”的主旨在各类别品目中的表现与生发。最后再在与既有研究成果的比较中,从分类模式和分类内容两方面辨析本文《诗品》分类结果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