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向吸收为多方面交流的语文阅读教学,它注重学生质疑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高中语文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了“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并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均强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针对高中阶段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研究和教学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这一问题既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一、探究性阅读教学概述。这一章主要是对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内涵和理论进行探讨。探究性阅读教学以主体性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接受美学理论为基础,认为阅读的本质就是“一种理解和创造为旨归的探究活动”,阅读教学其本质就是一种探究式教学。学生只有作为一个探究实践者,才能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语文素养。探究性阅读教学正是要让学生深入文本世界中去感悟、品味和探究,在自主感悟和主动发现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理解和建构文本意义及自我意义和精神家园。二、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可行性分析。本章一方面是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特点来探讨在高中语文新课程中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另一方面是针对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探讨高中阶段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语文学科知识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探究性阅读教学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而高中语文新的课程结构设计更加有利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高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他们的思维能力、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更强,并且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都到了一定程度,因此他们具备进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三、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本文从对阅读主体、阅读导体、阅读客体三个方面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策略。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学生)方面首先要能形成自己的理解。二要自能发问、自能探究:阅读导体(教师)方面要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在学生探究前,要创设探究情境,将学生引入探究;在学生探究中,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时参与引导学生的探究;在学生探究后,要归纳评价,拓展延伸。在阅读客体(教材)方面,本文按照读物体裁,将阅读分为文章阅读和文学阅读。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根据教材中文学作品和文章作品各自的特点来探索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策略。四、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践反思。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性阅读教学已经成为课堂实践的热点,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盲目实施,二是流于形式,三是出现搭车现象。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四条相应的教学建议。即:在重点内容上展开探究;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合理对待学生的探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