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超薄平面结构赋予二维原子晶体诸多优异与新颖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电子器件、催化等领域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类超薄晶体材料在厚度方向上仅有少数原子,其性质呈现出高度的结构依赖性,因而这类材料的结构表征对其性能调控与实用化至关重要。然而,超薄的特性使得这类材料在表征过程中易发生结构损伤。目前常用于表征二维材料物理结构的显微、光谱及光学等手段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尚缺乏可无损表征这类材料的普适性方法。除物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薄平面结构赋予二维原子晶体诸多优异与新颖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电子器件、催化等领域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类超薄晶体材料在厚度方向上仅有少数原子,其性质呈现出高度的结构依赖性,因而这类材料的结构表征对其性能调控与实用化至关重要。然而,超薄的特性使得这类材料在表征过程中易发生结构损伤。目前常用于表征二维材料物理结构的显微、光谱及光学等手段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尚缺乏可无损表征这类材料的普适性方法。除物理结构外,二维晶体表面上的特殊位点,如催化活性位点的识别则对表征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仍缺少针对二维材料可动态实时、高空间分辨表征这类位点的技术。针对二维材料物理结构无损表征的困难以及催化活性位点识别手段的匮乏,本论文以二维晶体表面上发生的物理、化学现象与其结构之间的关联规律为基础,提出利用表面吸附现象及表面催化反应作为探针识别二维原子晶体结构的新思路,发展了二维原子晶体的晶格取向、晶界、堆垛转角及催化活性位点的化学识别新方法。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一、以二维晶体表面吸附及组装行为与其晶体结构关联为基础,发展了以超分子自组装体为探针无损识别二维原子晶体物理结构的新方法。系统研究了以油酸酰胺为代表的有机分子在二维原子晶体表面超分子自组装的形貌、取向、演变行为等并结合理论计算讨论了自组装机理,揭示了油酸酰胺组装体取向与二维原子晶体晶格取向之间的关联规律进而建立了二维晶体结构识别的新方法,综合多种研究手段证实了识别过程具有无损且普适的突出优势。二、搭建了基于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的二维原子晶体催化活性位点成像平台,实现了二维MoS2催化活性位点的高空间分辨的实时成像。针对二维晶体催化活性低且表面易污染等问题,通过筛选反应体系、调节溶液酸碱度与浓度、优化成像参数以及处理成像基底等手段提高图像信噪比,完成了成像系统的搭建与数据处理程序,揭示了二维MoS2相态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联,为二维催化剂的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提供了指导。
其他文献
铁性材料包括铁电材料、铁磁材料、反铁电材料和反铁磁材料等,它们作为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容器、非易失存储器、储能元件和磁电耦合等领域。本论文以球差校正电子显微学为基础,以铁性序参量的测定为主线,首先分析了维纳滤波对铁电序参量测量的影响,而后测定了铁磁性La1-xSrxMn O3/Sr Ti O3薄膜体系纳米尺度的磁参数。接下来分析了反铁电铌酸银的微观结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约化反铁电序参量的定义,并
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细菌和病毒检测、食品安全和环境检测等方面,能够实现对浓度很低的生物分子的定性识别和定量检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灵敏度高、可靠性强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主要基于贵金属纳米粒子对靶生物分子的编码标记,通过暗场显微成像与图像处理方法,实现对编码粒子的成像计数从而实现生物靶分子的灵敏检出。贵金属纳米粒子由于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的存在,当用全波段的可见光照射时,粒子会对特定
丰富的物态种类使得二维材料成为凝聚态物理学研究中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平台。新型的二维体系中,如单层薄膜或堆叠单层而成的异质结构,有望涌现更多新奇的电子特性。本论文主要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及其衍生技术深入探究了两类最新实现的二维体系——单层Pt Se2和准晶30?扭角双层石墨烯。本论文第一章中,以石墨烯和过渡族金属硫化物作为两类最具代表性的成员,简要介绍了二维材料家族。我们讨论了这两类材料在其厚度降至单
在过去的几十年,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其丰富的物性和广泛应用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研究和关注,并发现了一系列新奇的现象,比如铜氧化物中的高温超导、稀土镍酸盐中的金属绝缘体相变、锰氧化物中的庞磁阻效应等。在这些材料的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对其性质进行调控,比如压力或外延应力、化学掺杂、磁场、电场等。自1947年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问世以来,基于电场调控界面电荷密度的方法成为一种普适的手段,被广
作为一种强电荷-晶格-自旋耦合的材料,多铁材料蕴含丰富的物理现象,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单相多铁材料由于在单一体系中同时具备多种铁性有序,因此为多铁耦合机制的探究提供良好的平台,是多铁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六方锰氧化物和铁氧化物作为单相多铁材料的典型代表,因其特有的铁电性、铁磁性和耦合性质而具有独特魅力,同时也仍蕴含着丰富的、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电子显微学方法是一套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发展而来的系统的
硼化合物及材料在化工、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都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如超硬材料、半导体电子器件以及具有抗菌特性的生物化合物等。2015年二维硼材料—硼墨烯的成功合成又为新型硼材料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开启了硼基平面材料的研究大门。而纯硼团簇的研究相比于碳团簇相对较少,这是由于硼元素缺电子特性导致的成键复杂性以及硼团簇随尺寸的增长所表现的结构多样性。团簇大小数量级一般在纳米范围,可表现出很强的量子效应
超薄二维(2D)纳米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如电子/光电子、能源存储与转换、传感器和催化剂等。这些取得的成果推动了通过实现新的功能2D材料来扩展2D材料家族的全面研究工作,并需要创新的合成路线。因此,二维层状材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这主要是由于二维层状材料相对较弱的平面间范德华力使其能够制备成二维纳米材料,其中液体和机械剥落起了重要作用。这些材料包括半金属石墨烯、半
新奇二维结构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其中的量子限域效应明显,二维材料常伴随拓扑、超导、铁磁和电荷密度波等丰富的量子现象。目前,对二维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堆叠的层状体相中剥离出的二维结构。而对于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非层状材料,它们在二维极限下的结构,往往具有与体相不同的元素配比和原子构型,因而展现出不同寻常的电子特性。这一大类二维材料还没有被广泛研究。本论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寻找与设计非层状材
化学反应及纯化和分离等过程多是在溶液体系中进行的,因而溶液化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深入研究溶液的结构及其物化性质。溶液的微观结构较固体和气体而言更为复杂,酸碱性是溶液诸多性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本论文借助超额红外光谱,同时结合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离子液体与共溶剂体系的溶液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还尝试了借助特定官能团的光谱特征构建溶液微观结构和物化性质的探针方
近年来,单原子催化剂在非均相催化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单原子催化剂不仅原子利用率高,而且在催化CO氧化、水煤气转换、醇的选择性氧化、二烯烃或炔烃的选择性加氢等诸多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及选择性。然而,目前单原子催化剂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单原子在反应过程中的团聚、单原子负载量较低、单原子和纳米团簇孰优孰劣、单原子在特定反应条件下的局部结构等问题。本论文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单原子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