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额红外光谱的溶液结构和探针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600660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反应及纯化和分离等过程多是在溶液体系中进行的,因而溶液化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深入研究溶液的结构及其物化性质。溶液的微观结构较固体和气体而言更为复杂,酸碱性是溶液诸多性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本论文借助超额红外光谱,同时结合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离子液体与共溶剂体系的溶液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还尝试了借助特定官能团的光谱特征构建溶液微观结构和物化性质的探针方法。首先,研究了一种功能化离子液体[C2OHMIM][BF4]与乙腈二元混合溶液体系的结构和氢键相互作用。在[C2OHMIM]+中,发现ν(O-H)较ν(C-Hs)而言对于结构的变化更敏感,可以作为内嵌的红外分子探针反映溶液结构的变化。借助ν(O-H)区域超额红外光谱的超额峰,结合量子化学计算识别了混合体系中的“阳离子-阳离子”以及“阳离子-阴离子”作用体和动态转化过程。此外,还对体系中双离子氢键的强度和协同性进行了分析,发现阳离子和阳离子间O-H···O氢键作用是协同的,而阳离子和阴离子间O-H··F和C2-H···F氢键作用是反协同的。其次,研究了离子液体[BMIM][BF4]与卤代苯C6F5X(X=I,Br,H)二元混合溶液体系的结构和卤/氢键作用模式。超额光谱中ν(C-I)区域的“多态”特征和ν(C-Br)区域的“二态”特征说明[BMIM][BF4]与C6F5I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更复杂。通过对ν(C-I)、ν(C-Br)和ν(COO-)区域超额光谱的分析并结合量化计算,识别了离子液体与卤苯间的氢键和卤键作用模式。在[BMIM][BF4]-C6F5I体系中,观察到了离子对-C6F5I、阴离子-C6F5I以及阴离子-2C6F5I三种新作用体,而在其他两个体系中只观察到了新形成的离子对-C6F5Br/C6F5H。这是因为,C6F5I与醋酸根离子液体间的卤键作用是最强的,以至于打破了离子液体阴阳离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最后,建立了一种以腈基为探针的定量表征化合物平衡酸度的新方法。在CH3CN/Ph CN作为探针分子被不同p Ka值的化合物溶剂化过程中,通过红外光谱和超额红外光谱记录ν(C≡N)的变化,发现探针分子的ν(C≡N)与化合物p Ka值间存在线性关系。此外,重点研究了三氟乙醇-CH3CN二元混合体系全浓度范围的超额光谱,将超额正峰通过已建立的线性关系,转化为多个p Ka值。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发现通过线性关系测定的三氟乙醇酸性数据与三氟乙醇的不同相互作用体对应,建立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物化性质的联系。
其他文献
对超高层而言,中小震下,过大楼层加速度会造成非结构构件损坏,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同时,多灾害防御和韧性防御已成为国际研究前沿,但现有超高层建筑多灾韧性防御研究相当匮乏。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即中小地震下楼层加速度控制、大震下结构韧性提升及地震-连续倒塌综合防御,本文提出了一新型结构体系及设计方法,并对体系中关键构件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型含减振子结构的地震-连续倒塌综合韧性
电磁超材料是一种人工结构,其特殊的物理性质来自于亚波长人工原子的各类谐振模式,如金属基开口谐振环的LC谐振和介质颗粒的Mie谐振。介质基Mie谐振单元热耗散低,被广泛应用于超材料设计。这些人工原子可进一步构成人工分子,并产生近场耦合效应。Fano谐振为具有非洛伦兹型频谱的量子效应,源自于近场中的相长和相消干涉。它通常具有高品质因数和高度局域化近场,因此可增强人工分子的电磁响应,可潜在应用于传感和近
铁性材料包括铁电材料、铁磁材料、反铁电材料和反铁磁材料等,它们作为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容器、非易失存储器、储能元件和磁电耦合等领域。本论文以球差校正电子显微学为基础,以铁性序参量的测定为主线,首先分析了维纳滤波对铁电序参量测量的影响,而后测定了铁磁性La1-xSrxMn O3/Sr Ti O3薄膜体系纳米尺度的磁参数。接下来分析了反铁电铌酸银的微观结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约化反铁电序参量的定义,并
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细菌和病毒检测、食品安全和环境检测等方面,能够实现对浓度很低的生物分子的定性识别和定量检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灵敏度高、可靠性强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主要基于贵金属纳米粒子对靶生物分子的编码标记,通过暗场显微成像与图像处理方法,实现对编码粒子的成像计数从而实现生物靶分子的灵敏检出。贵金属纳米粒子由于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的存在,当用全波段的可见光照射时,粒子会对特定
丰富的物态种类使得二维材料成为凝聚态物理学研究中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平台。新型的二维体系中,如单层薄膜或堆叠单层而成的异质结构,有望涌现更多新奇的电子特性。本论文主要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及其衍生技术深入探究了两类最新实现的二维体系——单层Pt Se2和准晶30?扭角双层石墨烯。本论文第一章中,以石墨烯和过渡族金属硫化物作为两类最具代表性的成员,简要介绍了二维材料家族。我们讨论了这两类材料在其厚度降至单
在过去的几十年,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其丰富的物性和广泛应用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研究和关注,并发现了一系列新奇的现象,比如铜氧化物中的高温超导、稀土镍酸盐中的金属绝缘体相变、锰氧化物中的庞磁阻效应等。在这些材料的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对其性质进行调控,比如压力或外延应力、化学掺杂、磁场、电场等。自1947年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问世以来,基于电场调控界面电荷密度的方法成为一种普适的手段,被广
作为一种强电荷-晶格-自旋耦合的材料,多铁材料蕴含丰富的物理现象,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单相多铁材料由于在单一体系中同时具备多种铁性有序,因此为多铁耦合机制的探究提供良好的平台,是多铁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六方锰氧化物和铁氧化物作为单相多铁材料的典型代表,因其特有的铁电性、铁磁性和耦合性质而具有独特魅力,同时也仍蕴含着丰富的、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电子显微学方法是一套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发展而来的系统的
硼化合物及材料在化工、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都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如超硬材料、半导体电子器件以及具有抗菌特性的生物化合物等。2015年二维硼材料—硼墨烯的成功合成又为新型硼材料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开启了硼基平面材料的研究大门。而纯硼团簇的研究相比于碳团簇相对较少,这是由于硼元素缺电子特性导致的成键复杂性以及硼团簇随尺寸的增长所表现的结构多样性。团簇大小数量级一般在纳米范围,可表现出很强的量子效应
超薄二维(2D)纳米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如电子/光电子、能源存储与转换、传感器和催化剂等。这些取得的成果推动了通过实现新的功能2D材料来扩展2D材料家族的全面研究工作,并需要创新的合成路线。因此,二维层状材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这主要是由于二维层状材料相对较弱的平面间范德华力使其能够制备成二维纳米材料,其中液体和机械剥落起了重要作用。这些材料包括半金属石墨烯、半
新奇二维结构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其中的量子限域效应明显,二维材料常伴随拓扑、超导、铁磁和电荷密度波等丰富的量子现象。目前,对二维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堆叠的层状体相中剥离出的二维结构。而对于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非层状材料,它们在二维极限下的结构,往往具有与体相不同的元素配比和原子构型,因而展现出不同寻常的电子特性。这一大类二维材料还没有被广泛研究。本论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寻找与设计非层状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