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在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传播有着不同的途径----通商、移民、学术交流、器物流传等等,但是语言不同的两种文化间最大规模、最系统的交流却必然要通过文本的翻译才能完成。在19世纪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1842)和中日甲午战争(1895)两次蒙羞之间的50多年间,国内出现了第一批翻译现代西方科学知识的书籍。作为清末政府译书机构的代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在19世纪晚期西学东渐、启发民智的过程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在其存续的40多年间(1868—1912),总共翻译出版的数百种西书为近代西方科学系统地传入中国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在大量的西书翻译实践中,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翻译方法。一方面,传承了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口译笔述相结合的方法,并将其发展到顶峰;另一方面,创设了较为完善的翻译规则,特别是科技术语翻译,其中相当多的成果沿用至今。另外,翻译馆也相当重视译名表的编制,为日后科技术语的统一做出了贡献。但是这套方法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翻译出的书籍仍存在着相当多的讹误与相悖之处。当时的社会对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翻译西书方法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总的来说,这套方法还是适应了清末科技文献引进和科技知识传播的需要的。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概况,以及本论题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的科技传播学、科技语义学意义所在。第二部分介绍了翻译馆采用的口译笔述相结合方法的具体内容和西士华人译员合作翻译的实践。第三部分以科技术语翻译为例,着重论述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科技翻译规则的创设和运用,分析了部分代表译作的术语翻译,并与同时期其它翻译机构的译书方法进行了比较。第四部分以实例评论了翻译馆西书翻译方法所导致的不足之处,并总结了对后世科技翻译的贡献。第五部分为结语,把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置于时代大环境,对当时社会对于译书的不同反映分别进行正面负面分析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