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着我国及东南亚各国的生态安全;与其极为重要的生态位置相对应的是三江源地区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干扰,单纯靠其自身的调节和恢复很难得到彻底的改善。草原生态系统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健康,而且是三江源地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关系着三江源地区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本研究首先基于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在遥感技术的帮助下,对三江源地区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系统分类,利用国际前沿的能值分析理论,通过能值货币比率及能值转换率对三江源地区的草原生态系统2001-2010年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与统计;其次,通过收集三江源地区16县1乡的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对2001-2010年三江源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将三江源地区2001-201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同时期的草原生态服务价值评评估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相比,相同年份中,草原生态服务价值所呈现出的不同变化特征;最后,借助统计软件SPSS19.0,通过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对三江源草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内在驱动力进行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从总价值量看,三江源地区草原生态服务价值量巨大,十年的年总价值量为1375亿元至1780亿元,十年价值量均值约为1500亿元/年,年际间的变动比较剧烈,总体来看,2006年之后要好于2006年之前的年份;各种草原类型中,多雨冻原高山草甸类的生态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比例最大,其次逐次为山地草甸类、草甸草原类、冻原高山草甸类,山地草甸草原的生态服务价值所占比例最低;各类型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年际变化不大;各生态价值指标中,释放O2与固定CO2所占的价值量最大,在比例上分别达到了总值的52%与35%左右;排在第三位的保持土壤价值,占到总价值的6%左右,而储水、向环境提供有机质与直接生物量价值则排在后三位,而直接由草原生态系统提供的干草价值仅占草原生态系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的不到1%,远远低于其所提供的其他生态服务价值。(2)三江源草原生态服务价值与同年度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从总量上来讲,三江源区2001-2010-年草原生态服务价值量要远高于当年的GiDP价值量,但近年来随着GDP值的快速稳定增长,草原生态服务价值与GDP的比值在不断降低,从2001年的98倍,下降到2010年的20倍左右;从年变化趋势来看,2001-2010年三江源区GDP年变化率始终高于草原生态服务价值的年变化率,且皆为正数,说明较上一年,三江源区GDP始终保持上升趋势;而草原生态服务价值则出现过下降趋势;从稳定性来看草原生态服务价值的标准差为143.16要远高于GDP值标准差的21.16,这说明草原生态服务价值的年变化较之GDP的年变化情况具有更大的不稳定性;从人均占有量看,绝对数量上,三江源区人均GDP占有量的十年均值为5609元,人均生态服务价值占有量的十年均值为22.9万元,人均生态服务价值占有量与人均GDP值比例,由2001年的98.4倍下降到2010年的20倍;从变化趋势来看,人均GDP占有量自2001年起呈现逐年稳定上升趋势,而人均生态服务价值占有量2001-2004年基本保持稳定,2005年出现小幅度上涨,2006年即出现下跌,2006年之后,基本保持在23万元左右,并出现小幅度逐年下降趋势;(3)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三江源草原生态服务价值变动的内在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因子较之人类活动因子,对三江源区草原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更加显著;气候因子中,年降水量与年≥0℃积温与草原生态服务价值变动呈现正相关关系,系数分别为2.13×108和8.28×107,年均温与草原生态服务价值变动呈现负相关关系,系数为-1.09×1010本研究将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与能值分析理论进行结合,是探索大尺度内草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在方法论上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