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语言和文化的转换。由于许多翻译研究者从各个角度来研究翻译,因此产生了许多翻译理论。其中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为各种类型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基本原则与翻译策略。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翻译的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它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或是否完美,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即译者必须能够针对特定翻译目的选择特定的翻译方法或策略。依据目的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的方法必须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为了达到翻译的目的,译者应该根据译文不同语篇的预期功能,抓住原作的意图,灵活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或删译或改写,对那些由于文化差异而难以处理的原文,翻译策略或方法的选择就更为重要了。在外宣翻译中,目的论强调翻译中要协调原文意图,译文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翻译的文本要以目的语文化和读者为中心,作者分析归化策略的本质,指出它是以目的语、目的语文化和读者为中心的,动态对等的,运用目的语易于接受的表达方法,使译文通俗易懂,是适合目的语读者的一种翻译策略。由此可知,归化策略是对外宣传中有效的翻译策略。中国发展迅速,中外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中国不仅要吸收外国文化,而且要向外介绍中国文化,从而让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性,中国独有的新观念,新事物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词,因此在外宣翻译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中国英语,而这些是只能靠异化策略来翻译的。外宣翻译担负着向外介绍中国文化以及当今社会中的新事物,新观念的使命。对于这些汉语,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等词。这就得靠异化策略来补充。异化策略是以原语、原文化和作者为中心的,形式上对等的,尽力再现原文的色彩以便更好地保留原语文化的异国情调的一种翻译策略。在外宣翻译中,它是保留中国文化特色这一目的的有效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