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的临床疗效,并从临床研究和理论两个方面探讨加味温胆汤的治疗机制。方法:1.全部资料均为2006年3月到2007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2000年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入组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西医诊断、病原学诊断等各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甘利欣150mg/d,门冬氨酸钾镁20mL/d,维生素K120mg/d,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温胆汤(法夏,竹茹,炒枳实,陈皮,生甘草各10g,茯苓15g,丹参20g,赤芍30g,加水煎至250mL)日一剂,分两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0天。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不服用除上述药物外其它药物。3.治疗前后观察一般体格检查项目(如T、P、R、BP)、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及隐血、肾功能、心电图及不良反应,作出安全性评价;治疗前后各记录一次临床症状,血清TBIL、ALT、ALB,根据相应诊疗标准,作出疗效评价。结果:1.总疗效分析:治疗组40例,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40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57.50%。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表明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2.临床症状总积分: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对肝功能的影响:①两组治疗前TBIL、ALT、ALB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后TBIL、ALT、ALB较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③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BiL较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ALT和ALB方面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TBiL、ALT,升高ALB;治疗组在降低患者的TBiL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在降低ALT、升高ALB方面,两组疗效相似。4.改善症状疗效分析:①两组治疗前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身目发黄、胁肋疼痛、脘闷腹胀、小便黄赤、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口干口苦,困倦乏力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5.安全性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肾功能、心电图检测均无明显异常变化。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表明加味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结论:通过本课题临床研究表明,加味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肝胆湿热型)的疗效优于单纯运用西药治疗本病。其机理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1.保护肝细胞;2.改善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结合和排泄障碍;3.改善胆汁的排泄障碍。因此,我们要发挥中医药优势,更好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以促进中医药学术水平的发展,更有效地解除广大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