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词汇和语法是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出现偏误较多的项目,对留学生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偏误进行研究也是一直以来偏误研究的重点,但是专项的句法研究却为数不多。本人对个人所能接触到的语法方面的著作和论文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的偏误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一些文章的作者只是将收集到的素材进行分类和举例,指出哪里出错、如何改正等,而在分析原因时论述一般很简单很笼统,缺乏细致的、深入的分析。另外,因为只是针对个别例子进行分析,因此研究常常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给他人的借鉴作用不大。
因此,为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的语法偏误研究的基础上,从二语习得的偏误和迁移理论入手,结合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理论假说,分析英语国家留学生的一些代表性的句法偏误,将思维、语言和偏误这密切相关的三个方面结合起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出留学生常犯的一些句法偏误的特性及成因,并就此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教学和学习上的建议,为某些语法点的教学提供整体上的指导和把握意义。
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前言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偏误研究状况、趋势,以及本文的意义所在。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理论背景,即二语习得和迁移理论。第二章简要论述了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以及汉英在思维和语言形式上的差异。第三章详细地考察和分析了初中级汉语水平的英语国家留学生常犯的一些句法偏误,挖掘出了其犯错的深层次原因,并测试了“对比教学法”的有效性。第四章笔者对教学和学习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认为汉英思维差异中一些主要的特点是导致英语国家留学生(初中级)某些汉语句法偏误的根本原因,文化和教学方法也对句法偏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重视“对比教学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汉语语感,加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鼓励学生用汉语思维,从而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