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债券违约已逐渐成为常态。2014年“1 1超日债”的违约打破了我国债市刚性兑付,自此,债券违约事件频繁爆发,风险不断加剧,债券违约主体不断扩散、违约金额不断增加,尤其在2018年,债券违约集中发生,全年市场违约金额累计高达1209.6亿元,涉及违约债券共130只,均超过2014-2017历年合计总数,给市场造成了不小冲击。因此,结合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特征,探究债券违约的成因及影响,找到应对违约风险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紧迫性。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煤炭板块唯一的民营上市企业,在2018年7月5日首次发生债券违约,并且触发了交叉保护条款,导致其它十多只债券交叉违约,在市场上造成了巨大影响。因而,本文以永泰能源债券违约事件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梳理了永泰能源债券发生违约的前兆、过程以及违约后公司的处置方式和信用评级调整,从内外部各方面原因对永泰能源的债券违约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并叙述了违约发生后对相关主体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发现,永泰能源的发展战略过于激进,急剧地扩张版图使得公司需要大量的资金供应,而永泰能源自身盈利能力、流动性并不如意,不得不大量举债来维持资金链运行,加之公司自身没有注重监测资金安全程度,评级机构也未能及时做出评级调整的风险预警,最终在“举新债还旧债’的模式无以为继的状况下,永泰能源的风险迅速暴露,发生了债券实质违约。最后从公司、评级机构和监管部门三个角度,对于债券违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认为首先永泰能源应当迅速调整扩张战略,变激进为稳健,提高自身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合理调整负债结构,探索对于公司自身资金安全的监测预警机制;其次评级机构要完善评级机制建设,提高自身的公正性、独立性、权威性以及信用评级调整行为的及时性;监管部门要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对于债券发行审核的监管,有效监督评级机构的行为。期望能够为其他类似状况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