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的人物形象塑造与故事化叙事 ——以毕业作品《漫漫》为例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录片这一形式,在各类影视艺术体裁中最注重其纪实性与真实性。我们知道时间是单向的同时无法被留住,但纪录片却将时间用镜头分解开来并保留,同时也分解了人们对时间的认识。纪录片是一门关于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关于历史与社会的艺术、关于实用与审美的艺术。而人物纪录片则又是各种纪录片题材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这种纪录存在于人物的生活中、表情中、他的客观外部活动与他的主观内心想法、以及他与社会众生的关系里。镜头虽然如“墙上的苍蝇”一样静静地观望着,但它总能在观众心里反映出不同的波澜。虽然纪录片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承担着讲述真实的重任,但无论对于今天的创造者还是观赏者来说,死板的纪录或单调的叙事早已不得人心,说教式的纪录片也早已被看作是上个世纪的“陈词滥调”。本文从纪录片人物形象塑造与故事化叙事方面入手,通过分析人物的选取与塑造和叙事结构在纪录片中的具体运用,探讨故事化叙事的艺术手法作用,提升纪录片艺术美感,从而实现纪录片创作的价值与目标。
其他文献
利益冲突规则是律师职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委托人利益、维护律师与委托人关系的重要内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维护了司法的公正。律师执业利益冲突这一概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其不同的界定,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界定。笔者在了解了不同地区对该概念的界定后对该概念做出了自己的解读,即律师执业利益冲突是指律师对委托人的代理将因其对第三人的职责、自身利益、特殊关系人的利益而受到重大不利影响的情
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书籍交流频繁,自朝鲜三国时代起就有中国儒籍传入的历史记载,此后历朝历代也都延续了吸收中国儒籍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儒学典籍交流达到高峰,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来看,都远远超越前代。本文以明清两朝与朝鲜的朝贡关系为依托,通过考证《朝鲜王朝实录》《明实录》《清实录》等史料中与典籍传播相关的史实,梳理出明清时期中国儒学典籍东传朝鲜半岛的历史脉络。又根据儒学典籍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也更加的迫切。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最基层单位,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政府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定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供需结构失衡的问题,影响到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使得社区居民不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本文通过对CR社区的实地走访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城市社区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的迅速发展,TC18钛合金作为一种高强韧近β钛合金,被广泛用于制造飞机的主要承力结构件。该合金通常希望由准β锻工艺来使锻件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TC18钛合金准β锻变形量对其组织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变形量过大过小都会引起最终性能不合格,但在实际应用中对变形量与组织性能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同时由于缺乏对同类型结构件准β锻相关的共性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导致产品的开发周期较长。因此本文
学位
政策执行作为整个政策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它的意义是将政策内容转化为治理行动,因此政策执行也是公共治理过程和实现政策目标极为重要的一环。对于基层政府而言,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各种突发情况与各类现实因素的牵制,执行规范性难以达成预期的理想效果,政策执行过程中萌生出的错位、越位、缺位等问题使得执行偏差不断出现,使政策执行偏离了最初制定设想中的轨迹,无法达到政策执行的理想效果,极大地掣肘了政策的执行
在我国,政策执行因信息不对称以及处于压力型体制内,在上级政府监督不力与激励不足的情景中,政策变通屡禁不止。在政策执行中运用大数据技术,有助于公共政策的稳步运行,提升组织执行者的履职效能,提高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2018年3月,S市创新性建立全市统一的“河长制智慧管理平台”,旨在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外源定制性特征,优化并改组河长制政策执行的组织结构,强化组织内部控制、明晰组织行政过程,规范政策执行者的
敦煌石窟作为人类文明的宝藏,其强大的包容性使得各种文化在此交融、碰撞,最后形成了敦煌文化的多元性,甚至其生命力一直延续到当代艺术。敦煌与于阗作为古丝绸之路上重要节点,尤其是在五代至宋时代,在敦煌石窟中出现了于阗图像,说明了五代至宋时期,两地互动频繁,关系密切,这个时期于阗文化在敦煌石窟中留下了壁画图像,也成为现当代艺术创作宝贵的资源。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绪论作为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敦煌和于阗两地的
基于本土与外来二元认知体系建构的基础之上,苗刀作为一个外来传统拳械文化,对其如何扎根于四川省南充市进行多维度的解读与审思。研究发现:可以从其生存场域与内部传承空间进行寻绎,以及其文化集体记忆的呈现,民间习武群体人文情怀的嵌入与身体参与活动范式的践履等多方面着手,从而展开对本文重要话题元素的探索。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苗刀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深度剖析促使苗刀
从诗僧研究视角出发,对佛教与文学关系所展开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明末清初诗僧研究尤为突出,但这一时期的诗僧个案研究,仍有许多尚待挖掘。因此,本文选择了明末清初临济三峰宗僧人释晓青作为系统研究的对象。作为清初诗僧的代表之一,释晓青诗文创作颇具文人色彩,自成一格,受到时人褒扬,更有较多反映社会现实的创作,具有以诗证史的史料价值。此外,由于临济三峰宗在明末清初的巨大影响力,释晓青在清初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