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发展。中华文化的延续传承,离不开新型技术的载体支撑。因此,虚拟博物馆的建设研究作为对现代博物馆的强有力补充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公共教育服务资源的拓展形式之一,以最优的视觉呈现效果,最低的经济法则,最全面的教育方式而获得发展优势。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应用的虚拟博物馆,但对于虚拟博物馆的展品设计却没有得到一个艺术性的提炼和升华。利用博物馆理论知识、传播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总结出一套有逻辑、可复制的数字媒体应用设计方案,提升艺术的审美感知维度,更好地呈现虚拟展品的艺术性。本文从虚拟博物馆的数字化设计角度出发,根据其虚拟博物馆的展品的艺术性呈现方式进行设计研究,结合交互体验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手段为虚拟博物馆基础性建设打牢根基。使得虚拟博物馆力求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刺激中,给用户以沉浸式的体验交互感。艺术性的表达要求利用数字媒介技术手段加上艺术性的认知感与艺术化的处理手法,将视觉设计、界面设计、色彩计划、样式设计、版式设计等与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动画技术协同起来,经过加工,提炼,再创造,完善虚拟博物馆真实性、交互性、艺术性的沉浸体验。总体来说,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结合相关概念对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特点和原理进行了总结。对传统博物馆在传播路径、渠道、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化问题进行研究,概括了当今博物馆所面临的问题。以数字化设计手段为处理方式,介绍了各类设计工具的应用方向,归纳出艺术性呈现的原则。其次,对虚拟博物馆的创新式发展提出了构思和想象,通过科学和设计的合理互补,探究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审美感知为根本,内容创新为准则的全新沉浸模式。将公共教育文化资源的传播特性和艺术创作的审美内涵进行了研究,概括了艺术性呈现应用于虚拟博物馆的可行性分析。最后,本文以虚拟展品设计“唐朝三彩瓷器”案例来验证艺术性呈现的可行性,对设计对象的形、纹、色、光进行了应用处理,对交互体验设计作出了理论和实践总结。根据虚拟展品设计的实践过程和结论来得出信息传播的优化反馈,指导该艺术性呈现方式在虚拟博物馆的具体应用,进而使得普及推广,推动虚拟博物馆的艺术创新式、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