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同伴交往是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他们在同伴交往中对矛盾和冲突的应对能力反映出其心理健康和发展水平。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详细描述了高中生面对同伴交往应激源所采用的应对机制,分析了认知作为中介变量对于应对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同伴交往应激源在高中生群体中普遍存在,高中生对同伴交往应激源的主观感受相当强烈,并给予了积极关注。高中生的应对机制比较一致,基本都经历了应激源出现、内部认知调节、付诸行动、收到行动反馈、再次进行内部认知调节、应对结束这一系列过程。同伴交往应激源给主体造成的紧张感因人而异,其差异表现在评估环境和个体资源是否积极,是否有正面评价;应对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应对效果的优劣。造成差异的原因繁多,其中包括认知因素的引导作用。合理的认知能帮助高中生减小压力源带来的紧张感受,提高应对水平,取得较好的应对效果。同伴交往中的应激和应对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尤其是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的关键时期,对于“自我”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根据这一特点,在分析高中生同伴交往中的应激和应对这一心理行为过程时,本研究采用了高中生的视角,把他们的主体感受和认识作为观察和分析的出发点,希望能针对高中生,探讨其优化应对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