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建立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为基础,给予抗支口服液治疗,通过动物实验,从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探讨中药抗支口服液治疗哮喘大鼠模型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抗支口服液治疗小儿支气管钳哮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动物分组将70只wistar未成年大鼠,体重120~150g,适应性饲养3天。参照有关文献,将大鼠于实验第1天和第8天,腹腔内注射卵蛋白0.1mg和氢氧化铝凝胶1mg,从而使实验大鼠致敏。于实验的第15天起用3%卵蛋白对实验大鼠以5ml/分钟的雾化流速进行哮喘雾化激发,6分钟/次,两天一次,持续4周。以大鼠出现躁动、喷嚏、咳嗽、呼吸急促、流泪及站立不稳等表现为激发成功。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抗支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另取10只为空白组,空白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代替卵蛋白对其进行腹腔注射及雾化激发。2、实验动物的灌胃给药及取材从第1次哮喘激发开始(于实验第15天)至处死前各治疗组每天于雾化前0.5h灌胃给药,高剂量组20g/kg/d.中剂量组10g/kg/d.低剂量组5g/kg/d,西药(地塞米松)组,给予0.5mg/kg/d地塞米松灌胃,持续给药4周,正常组用生理盐水灌胃。造模之前对实验动物进行体重测量,此后每4天对大鼠进行体重测量,于取材之前对大鼠进行最后一次体重测量。末次给药2小时后,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后取材。取各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灌洗液(BALF)及其血清以备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炎性病理改变,显微镜下观察肺泡灌洗液涂片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肺组织中的LTB4、LTC4含量及血清内ECP的含量,以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RT-PCR)测定哮喘大鼠肺组织IL-5mRNA表达,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gE含量。结果:1、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光镜下见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气道粘膜水肿伴有脱落的上皮细胞,上皮下纤维化,平滑肌增厚。中药高、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与模型组相比,以上改变明显减轻2、各指标改变实验结果显示抗支口服液能明显降低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炎症的主要调节因子IL-5mRNA的表达,从而减少气道内炎区的EOS的增殖、分化、聚集和活化,从而控制气道炎症;能降低哮喘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产生增加,减少肥大细胞的分化,并减慢嗜酸性粒细胞的生长、趋化和激活,从而减轻哮喘气道炎症;能降低哮喘大鼠血清中诱导气道炎症、介导气道上皮细胞损伤脱落的强碱性颗粒蛋白ECP含量;能降低肺组织中炎性介质LTB4、LTC4含量;降低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涂片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结论:1、抗支口服液各剂量组能改善哮喘大鼠一般症状,减少哮喘大鼠肺组织炎性浸润,减少粘膜下水肿及分泌物的产生,从而减轻气道狭窄及气道高反应性,尤其是抗支口服液高、中剂量组。2、抗支口服液高、中剂量组均能降低哮喘大鼠肺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含量,说明抗支口服液可通过降低肺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含量,从而控制气道炎症。3、抗支口服液可明显降低哮喘大鼠肺组织IL-5mRNA的表达,减少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哮喘气道痉挛状态。4、抗支口服液高、中剂量组明显降低了哮喘大鼠外周血内ECP含量从而抑制EOS的活化,保护呼吸道上皮,减轻AHR,抑制变态反应,最终达到抗炎的效果。5、抗支口服液可明显降低哮喘大鼠外周血内IgE含量,减轻哮喘的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从而达到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6、抗支口服液高、中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哮喘大鼠肺组织内的LTB4、LTC4含量,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及减缓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来缓解哮喘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