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褐腐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主要桃树病害之一,该病害是由核盘菌科(Sclerotiniaceae)链核盘菌属(Monilinia)的Moniliniaspp.所引起的,不仅在果园内造成落果烂果,而且在贮运期间也会继续发病,严重的影响桃区桃子的质量与产量。 目前防治桃褐腐病还是以施用杀菌剂为主,与本课题相关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QoIs)正是防治桃褐腐病的主要杀菌剂之一。该类杀菌剂的靶基因Cytb的G143A突变能够引起病原菌对QoIs的高抗表型,在QoIs抗药性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该突变在桃褐腐病菌中一直未有报道。已有研究表明在桃褐腐病菌Cytb基因G143位点后存在1166bp的Ⅰ型内含子序列(intron3)。本文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G143A突变与该Ⅰ型内含子剪接机制之间的联系。 本文首先通过double-jointPCR和重叠延伸定点诱变技术对桃褐腐病菌Moniliniafructicola的Cytb基因进行体外重组,之后再利用毕赤酵母转化体系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两种途径分别将重组的Cytb基因导入酵母细胞和桃褐腐病菌的核基因中,促使其表达以检测G143A突变对Ⅰ型内含子剪接机制的影响。在毕赤酵母转化试验中发现不管是否存在G143A突变,Cytb基因的intron3均不能在酵母体系中实现自我剪接;而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试验中发现Cytb基因在桃褐腐核基因组中不能正常转录。本课题试验结果在完善桃褐腐病菌对Qo(I)杀菌剂的抗性风险评估方面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