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文化的诗性精神”这一选题的提出首先是当今学术界比较文化研究和地域文化研究兴盛的结果;其次,是中国诗性文化研究和江南诗性文化研究的延续;再次,是江南在历史上的文化魅力以及今天在中国的重要地位的吸引力的结果;最后,从现实意义上来看,“江南文化的诗性精神研究”对当今社会都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建设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态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首先对历代学者关于江南文化特征的论述进行了一番梳理。古代的《世说新语》、《北史》等著作主要对南北朝时期南北学术和文学的不同作了论述。近代学者以梁启超、刘师培、王国维为代表一方面将南北文化的比较从时间上扩展到整个古代,从空间上扩展到文化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从地理环境方面提出了南北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当代学者的进展表现在:一是他们从哲学的产生及其影响上寻找南北文化的根本差异及其代表,即他们对江南文化与道家文化的关系作了更进一步的论述;二是他们对南北文化的总体差异进行了哲学美学高度上的探索,并且将南方文化独立出来进行研究,又进一步将江南文化独立出来进行研究,并创立了“江南诗性文化”理论。本为认为上述观点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夸大了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认为南北文化的不同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落入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误区;二是本然地认为道家文化是南方文化的产物和代表,甚至将南方文化等同于道家文化。在破除这两个误区之后,本文首先从江南诗性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给江南诗性文化理论建立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从客观原因来说,江南诗性文化是中原文化南传——主要是六朝时期和唐宋时期——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从主观原因来说则是历代文人士大夫对江南的钟情与不断阐释的结果,其钟情和阐释的动因源于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南北文化的不同发展等各个方面。其次,本文给江南诗性文化做了界定,对其内涵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如江南轴心期之前,江南文化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江南诗性文化是轴心期的江南人面临挑战的痛苦产物吗?等等。并对江南诗性文化理论的成立条件和重要意义作了说明。随后,本文又进一步描述了江南文化诗性精神的诸多外在表现。第三,在上述基础上,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江南诗性精神的核心内容做了集中探索。一是哲学阐释,江南诗性精神在本质上是诗与哲学的统一,诗与哲学的统一造就了亦诗亦哲的江南诗哲。二是主体阐释,江南诗性的主体的象征是魏晋风度和名士风流,其核心精神则是能入乎情内又能出乎情外,这种情表现在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怜惜。三是空间阐释,江南诗性空间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是写实和理想的完美结合,它能为人们创造出三种不同的诗性境界,对当代都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四是诗意生活理想的阐释,江南诗意生活表现在江南人的一生构想、情爱理想、林泉之思上,本文据此给出了一个诗意生活方式所需要的五个要素。最后,本文结语部分在简单地描述了江南诗性文化面临的三种困境后认为,我们不必为古典江南诗性文化的衰落感到惋惜,因为江南诗性文化本来就是中原文化南传并不断发展的结果,现在,西方文化的涌入江南并不断发展,也许并不是坏事,江南诗性文化在吸纳、融合西方文化之后,也许会有一个更高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听天由命,而是在认清这种情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出一个更为辉煌的新江南诗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