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根据2007年中国卫生部发布的死亡病因统计中,呼吸道疾病(主要是慢阻肺)是农村人口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城市人口死亡的第四大原因。而病程晚期出现的合并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进一步恶化患者的生活质量,致残致死率高。目前国内针对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的慢病管理尚少,大多模仿发达国家的慢病管理模式,缺乏本土特色,不易被国内患者接受。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的患者因为身体不适、缺氧、心衰导致的胃肠道淤血等原因,常见有胃口差,饮食摄入不足,加上慢性疾病消耗大,常见营养不良发生。合并营养不良又导致患者病情容易反复,造成恶性循环。中医药膳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食养、食疗作用的特殊膳食,不仅能够充饥,还能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目的:探讨辨证施膳对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营养状态的影响,构建用于慢阻肺合并肺心病患者有效的中医药膳干预模式。同时为中医药参与慢阻肺并肺心病慢病管理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根据纳入标准纳入合格的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稳定期病人27名。由同一名高年资中医师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肺肾两虚痰瘀阻络型,心肺肾虚气逆不纳型和阴虚燥热气逆不降型3组。所有患者均在入组时接受研究者一对一的时长约30分钟关于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的健康教育宣教,告诉患者本研究的目的和具体干预措施,征得他们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发给每名患者一本自制的慢阻肺合并肺心病宣传小册子及辨证施膳手册,便于患者长期翻阅学习。随后研究者每周通过电话评估药膳执行的情况,1个月后调整为2周1次,整个干预期为3个月。3个月后接受相关指标的评价。各评价量表由研究者协助患者本人独立填写,由于文化程度较低或疾病原因不能独立填写者,由研究者通过逐条询问方式完成。结果:根据肺肾两虚痰瘀阻络证型组患者3个月药膳使用情况,可以看出排名前3位的药膳使用形式分别为汤羹类、菜肴类及饮料类。其中党参苡仁排骨汤、乳鸽三味汤是汤羹类使用频率最高的药膳方,分别占39%和26%;淮山蒸鸡及杏仁当归炖猪肺是菜肴类使用频率最高的药膳方,均占41%。心肺肾虚气逆不纳证型组患者3个月药膳情况,可知汤羹类、菜肴类及饮料形式药膳方占总药膳使用情况的前三位。其中莲子百合瘦肉汤为汤羹类使用频率最高的药膳方,占54%;参枣糯米饭是菜肴类使用频率最高的药膳方,占63%。阴虚燥热气逆不降证型组患者3个月药膳情况,可见汤羹类药膳使用情况所占的比例最高。百合瘦肉汤及银耳杏仁汤在汤羹类使用频率所占比例最高,分别占37%和28%;菜肴类两种药膳方使用频率相当。干预3个月患者体重指数较入组时稍下降,但P>0.05,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近3个月体重指数保持稳定水平。干预3个月后患者PRO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比入组时下降,差值分别为2.88和0.18分,且P值均小于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经过3个月的药膳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及中医症候均较前有所好转。3个月后患者BMI较入组时略有下降,但P>0.05,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患者体重指数保持稳定水平。生存质量评分方面,患者在焦虑及抑郁心理评分均比入组时下降,差值分别为0.31和0.29分,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而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因子评分均比入组时下降,但P>0.05,结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汤羹类与菜肴类药膳形式为本课题患者最钟爱的药膳,其中价廉、味美、制作简便的药膳方最受患者喜爱。经过3个月的药膳干预,患者体重指数保持相对稳定水平。本研究通过对27例慢阻肺合并肺心病患者进行3个月药膳治疗,3个月后患者在生存质量、中医主症评分均比入组时有改善。其中生存质量评分方面,患者在焦虑抑郁状态方面有所缓解。说明药膳干预对改善慢阻肺合并肺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焦虑抑郁不良心理状态有积极意义。辨证施膳用于慢阻肺合并肺心病患者慢病管理中可行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