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AC)是我国常见的胆道感染性疾病,常由胆道部分或完全梗阻后继发细菌性感染引起。不同严重程度AC的临床预后不同,若不能早诊断、早治疗则可迅速发展成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继而导致脓毒症或多脏器功能衰竭,是良性胆道疾病的主要死因。因此,急性胆管炎患者能否得到早期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我们对急性胆管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Lymphocytes to Monocytes ratio,LMR)进行研究,并与常用炎症指标(WBC、CRP和PCT)比较,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同时通过对比不同严重程度AC患者肝脏各项生化指标的水平,探究其对于中重度胆管炎的诊断价值,期望获得更简便、快速、经济的实验室指标。目的:探讨急性胆管炎患者外周血中炎症指标、肝脏生化指标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探究其对急性胆管炎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诊断符合急性胆管炎的患者65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018年东京急性胆管炎指南将AC组分为轻、中重度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2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收集入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AC组与对照组中血常规、CRP、PCT和肝脏生化指标数值的差异,并分析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胆管炎患者各血清学指标的变化。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各血清学指标对中重度胆管炎的诊断价值。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C组患者NLR、PL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M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AC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均升高;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降低,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不同严重程度AC组相比,中重度组NLR、PLR明显高于轻度组,LMR则为轻度组最高,中重度组最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重度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降低,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3.各血清学指标预测中重度AC时,WBC、NLR、PLR、LMR、CRP和PC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1、0.752、0.581、0.637、0.715和0.751。NLR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52,高于白细胞、CRP和PCT在内的其他指标。敏感度最高的为NLR,可达78.40%。白细胞对于中重度AC诊断的特异度最高为94.30%,但其曲线下面积仅为0.601,敏感度也较低,为47.30%;对肝脏各项生化指标对比发现:白蛋白(ALB)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1,此时敏感度为88.3%,特异度为72.5%。4.对NLR、PLR和LMR进行联合检测时,发现三者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74;诊断中重度AC敏感度最高的为NLR联合LMR,可达81.40%,特异度最高的为PLR联合LMR,为74.40%。5.与治疗前相比,ERCP治疗后AC患者血清学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NLR和PLR在术后1天和3天呈现连续下降趋势,LMR值呈上升趋势,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逐渐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总蛋白和白蛋白稍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AC组NLR、PLR水平升高,LMR降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2.与CRP、PCT相比,NLR或可作为判断中重度AC的新指标。3.NLR、PLR及LMR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中重度胆管炎的诊断价值,可能有助于临床诊疗工作。4.AC组患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白蛋白水平降低,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