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成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逐步推广农业创新科技,提升科技贡献率的发展方向。2013年我国的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了“家庭农场”这个名词,成为了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泰安市在家庭农场的发展上也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贡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有不少问题,如发展较慢、经营水平不高、持续发展水平较低等,需要认真研究解决。本文通过对泰安市家庭农场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探索泰安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更好更快地促进泰安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和ISM解释结构模型对泰安市家庭农场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山东省泰安市家庭农场取得快速发展,截止到2018年,泰安市家庭农场总数已发展到4517家,注册资金总金额达到65.3亿元,总收入达到41.4亿元。泰安市家庭农场主要产业结构类型大致分为四类:种植业家庭农场、养殖业家庭农场、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和其他类型家庭农场。其中,种植业家庭农场比重较大,占比40.1%。固定资产在100-500万元之间的农场较多,500万元及以上农场较少。总收入在60-150万元的单位家庭农场居多,平均收入居中。注册资金主要集中在20-100万元,投资规模较小,融资较困难。泰安市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分类中,大型农场所占比例小,平均面积较大;中小型农场所占比例很大,平均面积较小。(2)从五个层面对泰安市家庭农场发展进行系统的成效分析,主要有:切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全方位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和转移;促进了农村其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社会稳定。(3)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和ISM模型对泰安市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产业结构状况、原材料资源供给状况、交通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为表层直接因素;注册资金状况为中层间接因素;政府补助状况为深层根源因素。(4)尽管山东省泰安市家庭农场的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许多影响山东省泰安市家庭农场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如:部分家庭农场整体发展落后且较慢;家庭农场带头人缺乏经营管理经验,致使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资金的投入和使用过度盲目,导致农场规模不完善;市场竞争能力不够,可持续性不强等。(5)根据泰安市实际情况,发展泰安市家庭农场应提出以下对策:在家庭农场方面应加大经营管理、搞好对农场主的培训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积极发挥正确引导方向,应加大优惠扶持力度;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应拓展社会筹资渠道实现劳动力合理转移、美化周边环境。促进山东省泰安市家庭农场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