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镇债务问题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乡镇债务首次出现并愈演愈烈,成为政府债务领域的一个特殊现象。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乡镇负债主要是政府兴办企业所欠的债务,属于融资性债务;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是“普九”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所欠的债务,以及为完成上级政府规定的达标任务、税费任务和发放工资等任务而欠的债务,债务用途由融资性负债转变为赤字性负债;2001-2003年,主要是清理“三金”、“三乱”和城镇化发展所欠的债务,同时,东部地区的政府逐渐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转向通过提供优良的投资环境等方式吸引外部资本,债务资金的投向逐渐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到了2003年以后,乡镇债务的产生则与新农村建设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有关,债务资金主要集中于公共品建设和经济活动两大领域,且用于经济活动的比例逐渐上升,债务投向呈现出向生产性负债转变的趋势。
乡镇债务不只存在于有财政赤字的地方,即使是有大量财政盈余的乡镇,政府负债也是普遍现象,且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乡镇债务越多。鉴于乡镇债务的覆盖面广,规模大,个别地区的乡镇债务甚至引发了干群冲突,因此学界对于乡镇债务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乡镇债务的存在会影响基层政权的稳定,会影响政府职能的正常履行,会影响农村公共产品的正常供给,会加重人民的偿债负担和损害人民的正当权益等等。然而,现有研究多停留在描述性分析阶段,且多关注了乡镇债务的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债务的经济效应。
如果从融资角度来看,政府通过举债还是征税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债务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举债作为一种普通的融资方式,是政府获得收入来源的渠道之一,通过借债的方式来弥补短期财政收支缺口也是政府的惯用手段。由于与税收融资相比,债务融资的弹性更大、可操作性更强、选择面更广,既可举借短期债务,也可签订中长期债务合约,更容易满足政府的多样化资金需求,所以债务融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融资方式。由于政府债务的举债主体和用债主体都是乡镇政府,而政府运用资金的渠道或者说政府资金的投向具有相对固定性,所以债务资金必然与财政支出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或互补性。
而财政支出是政府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政府具有影响经济发展的能力,政府影响经济增长最简单的途径是要素积累。政府可以直接通过政府资本投资,如投资道路等基础设施,间接地通过政府预算—一因为预算赤字可以吸收没有投资实物资本的储蓄——影响实物资本的积累,也可以通过文化、教育支出等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规则、依法管理,以及其他许多政策工具来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无论是间接地通过财政支出,还是直接投资于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政府债务资金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公债经济学认为,政府债务主要通过利率和汇率机制来影响经济增长。政府举债或发债会影响社会的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到均衡利率水平,对经济体产生投资效应、消费效应和储蓄效应等。在开放经济体中,政府债务的存在还会影响到汇率水平,产生贸易收支效应、资本流动效应和金融效应等。乡镇债务作为一种公共债务,也会影响到经济增长,但乡镇债务又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债务。一方面,乡镇政府是基层政权组织形式,可以影响的区域和范围有限;另一方面,乡镇政府举债并非以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进行,所以乡镇债务难以影响到利率和汇率。因此,我们不能套用传统的利率和汇率机制来研究乡镇债务的经济效应。
鉴于乡镇债务与财政支出的特殊关系,本文将从财政支出角度来研究乡镇债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定量化研究来分析乡镇债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期望通过此研究,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乡镇债务得以存在的经济诱因,为乡镇债务问题的解决建言献策。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陈述如下:
研究内容一:对乡镇债务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理论分析,从债务人渠道、财政支出的视角来勾勒乡镇债务影响乡镇经济增长的过程。
政府举债是政府获得资金的渠道之一,所以政府债务与税收一样能增加政府可资利用的资金总量,从而影响政府的预算约束条件。同时,政府债务是有成本的,到期需要偿还本息,因此必然增加财政支出中用于偿债的那部分支出,对财政支出规模产生影响。同时,债务资金被用于何种用途,是用于政府消费、公共投资还是转移支付,也会影响政府乃至社会的消费——投资比例,对财政支出结构和社会总需求产生影响。所以,这一部分我们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乡镇债务与政府预算、债务与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以及债务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一方面,在财政收入不足以弥补财政支出缺口,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又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情况下,乡镇债务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上级转移支付的角色,满足了政府的支出需求;另一方面,无论是否存在财政收支缺口,乡镇政府举债均会扩展政府的预算约束线,使得财政收入约束政府增加财政支出的能力弱化。这些都对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有扩张之效。
乡镇债务有生产性负债和非生产性负债之分,财政支出有投资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之分,因此债务资金与财政支出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或互补性。生产性负债侧重影响政府的投资性支出,非生产性负债影响着政府的消费性和转移性支出,两种债务共同作用,影响着政府的投资——消费结构。
由于政府支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四驾马车,而乡镇债务影响着政府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所以政府债务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政府债务不仅通过公共投资和消费影响着社会资本存量,还通过资金的用途影响着社会总需求,引起了社会总需求的扩张。这两种影响共同决定着乡镇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
研究内容二:对乡镇债务的财政支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分别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两个方面来考察乡镇债务对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这一部分主要运用样本地区的乡镇调研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就乡镇债务规模和结构对乡镇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得到如下基本结论:
第一,乡镇债务规模对乡镇财政支出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无论短期还是中期,乡镇债务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都是显著为正的。乡镇债务的存在不只会带来偿债费支出,由举债导致的预算约束弱化还会引发财政支出规模的膨胀,最终引起财政支出的增长。
第二,乡镇债务结构对乡镇财政支出结构也有明显影响,不同的债务用途对财政支出的影响不同。生产性负债(公益事业负债、农业项目负债和工业园区负债)对政府的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非生产性负债中的消费性负债(机构运转负债)对政府的消费性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政府的投资性支出有正影响但不显著;转移性负债(兴办企业负债)对政府的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都没有明显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政府的投资——消费结构。
研究内容三:对乡镇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分别从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和债务依存度三个方面来考察乡镇债务对乡镇经济增长的影响。
这一部分主要运用实际调研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对样本地区的乡镇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除将所有样本作为总体进行研究外,还将样本按照人均纯收入水平和债务依存度高低进行了分组研究,得到如下基本结论:
第一,乡镇债务规模对乡镇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人均政府债务增加1元,可以带动乡镇GDP增长0.0053%;且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政府债务的这种正面效应越大,说明政府债务对乡镇经济增长是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的。但政府债务的系数估计值很小,意味着乡镇债务对乡镇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并不大。
第二,债务规模对乡镇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与债务依存度有关。乡镇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随着债务依存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弱。当债务依存度低于20%,尤其是低于10%时,乡镇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是最大的。
第三,乡镇债务结构对乡镇经济增长也有明显的影响。首先,不同的债务用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一样。在三种生产性负债中,公益事业负债和工业园区负债有助于促进乡镇GDP的增长,农业项目负债则对乡镇GDP增长有负面效应,但并不显著。其次,同种债务用途在不同地区对乡镇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并不相同。在发达地区,三种生产性债务发挥的都是正效应;在欠发达地区,公益事业负债发挥的是正效应,农业项目负债和工业园区负债产生的是负效应;在中等地区,工业园区负债发挥的是正效应,而公益事业负债和农业项目负债产生的是负效应。但总体而言,生产性负债在欠发达地区和中等地区发挥的仍然主要是正效应。
由于乡镇债务对乡镇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差异和地区差异,所以在对待乡镇债务问题时也要因地制宜、因用途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