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者计算机网络生态环境优化研究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HDGKD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起,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外语教学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要求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建立网络化的外语自主学习新模式。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新要求首次在我国外语教育史上确定了计算机网络在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计算机网络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在外语教学中受到了重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开始了和外语课程的整合。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外语教学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外语课程后,必然使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目标、方法、手段、教材、课程体系等要素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自然地打破了传统外语学习生态环境的平衡,而失衡的学习环境进而又会导致许多失调现象的发生。跨学科整合又是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一种宏观背景之下,有必要采用一种学习环境构建的视角,从生态学视角审视外语学习,依据生态学的原理,解决存在的失衡问题,以求构建和优化计算机网络背景下外语学习者的生态环境,使之和谐、动态、灵活、良性地发展,重新形成新的生态平衡。基于这一主题目标,需要梳理并回答以下主要问题,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如何影响了外语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外语学习的内在关系如何?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外语学习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失调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失调现象?如何改变这些失调?为什么要建构新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者的生态环境?如何优化这个生态环境,使环境中的各个因素达到生态平衡?生态环境构建的条件和依据有哪些?等等,显而易见,探索和解答这些问题,能够促进对当今外语网络化学习环境的研究,达到丰富和完善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环境构建的理论体系、补充其在学习环境构建和优化研究方面空白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构建生态化计算机网络学习模式,推动大学外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本项研究主要想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来表达这样一个研究主题: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外语学习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外语学习的辅助实践和喜欢方法,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环境进行研究和探讨,在实证研究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生态环境进行优化的原则、基本要求,并将其优化成一种综合、动态、平衡的学习环境。本项研究的主要论点可以具体归纳为以下2个方面。第一,计算机网络被引入外语教学及外语学习领域后,改变了传统的外语教学的信息传递和接受通道,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整合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理念更迭、教学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环境的平衡,教学环境出现失调,引发学生的学习环境出现失调。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对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外语学习环境进行优化,使其重新实现生态平衡。第二,运用生态学理论中生态位和生态平衡系统理论来优化失调的四大学习环境,提出优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优化后的这四个子环境,能真正实现外语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外语化,即一方面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地融入外语课程,真正应用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另一方面,信息技术通过外语学习课程形式加以体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下外语学习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自如地应用各种方法对外语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信息化处理。该四个子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协调统一,构成了整个动态平衡的外语学习者生态环境。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了证明某些微观观点和基础结构的合理性及正确性,也采用了其他诸如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定性研究手段。本文的论证结构,主要分为七章。第一章,问题的提出。通过对计算机技术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及其整合机制的剖析,提出了计算机网络进入外语课程后外语学习者生态环境出现了物质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情感环境的失调,证明计算机技术未进入前的原来的外语学习的生态环境已经打破。以此为基础,证明进行优化生态学习环境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充分学习国内外关于计算机网络背景下外语学习者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文献,对其进行认真梳理,依托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理论、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外语学习的关联性、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生态学的理论,寻求构建和优化计算机网络背景下外语学习者生态环境的理论依据。另外,从文献中挖掘出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轨迹,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形成对本研究的基本支撑和研究基础。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下外语学习者的环境失调问题的概述。指出物质学习环境、资源学习环境、技术学习环境和情感学习环境的失调的原因。学习者这四大学习环境的失调不仅体现在外语教学中外来的学习模式、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媒体等,和已有的学习条件、师资力量、生源水平、管理水平、配套教材等不相适应,还体现在学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监管机制、管理水平、情感心理等因素方面,致使整个信息化学习环境无法达到平衡,无法在学校原有的外语教育系统中成活。第四章,运用生态学理论中生态位和生态平衡系统理论来优化失调的四大学习环境,提出优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推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生态学习模式和构建外语学习者计算机网络生态环境模式。通过优化学习生态环境,学习者、教师、计算机以及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向性,而是双向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关系。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语学习者计算机网络生态环境,通过优化,是一个能体现生态学规律和原理,具备可调控、可完善、可优化、可发展的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统合。第五章,采用定量的数据分析方法、实验研究来验证对失调的外语学习者计算机网络生态环境的优化的必要性。全文研究目标是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者生态环境建构和优化理论进行挖掘总结和归纳验证,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证明构建一个新的平衡的生态环境的必然性。实验部分。琼州学院的5位教师利用一学期的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活动,对随机抽取的300名学生开展11种问卷调查、非正式研讨和英语测试,内容涉及大学生对物质学习环境、资源学习环境、技术学习环境、情感学习环境、大学生英语课堂实际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情况、学生对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计算机角色的定位、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现状的看法和态度,从而了解大学生的真实需求,收集他们的建议。对此所做的分析主要是为构建和优化计算机网络背景下外语学习者生态环境的模式提供相关实证依据。第六章,总结。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者生态环境优化前后的比较,不难看出,优化后的学习环境总体趋于平衡发展。它是一个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和情感流输入和输出均达到平衡的生态系统。该平衡的外语学习者计算机网络生态环境可分为宏观生态、中观生态和微观生态三个层次。宏观生态平衡是指计算机网络背景下四大子环境即物质学习环境、资源学习环境、技术学习环境和情感学习环境之间的平衡;中观生态平衡是指学习环境中各要素之间达到的平衡;微观生态平衡是各个单独的子环境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平衡。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者生态环境本身是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含有子环境中的方方面面,而每个子环境又单独形成新的生态系统,每个独立的系统中各要素互相作用、互相适应,反过来促进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审视和优化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生态环境,不管是个体生态位,如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技术支持人员,还是种群,如学习者群、教师群、管理人员群都在各自的生态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计算机网络背景下的学习者的生态环境中,四大子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中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基于上述系统讨论,本文形成的基本结论是:依据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学习理论、生态学理论,构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外语学习者生态环境,从推理到验证再到模式,已经从理论上基本形成,这是个系统整体、稳定平衡、动态开放的生态环境。最后,第七章,本文对研究中的创新和不足问题也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于未来研究态势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薪酬是企业员工付出自己的劳动之后,企业给予的各种形式的补偿。它是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有着重要影响。薪酬不仅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对员工满意度的培
随着金融行业电子化的不断发展,企业采购相关IT设备配件来满足现有系统扩容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何做好相关需求的采购工作,提升采购服务价值,是所有采购从业者所要思考的问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nary Events, GRACE)评分中加入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
企业是为我国社会发展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的实体,其在积极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必须对社会履行责任。正确认识企业担当社会责任问题,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理念,有利于促进
教育成败,系于教师。作为校长,都希望自己的学校能跨人名校的行列。要打造一所知名的学校,需要一大批在学科教学中具有一定声誉和权威的教师支撑,“因为有名师,才有名校”。因此学
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在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方面优势突出,但其膜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工艺的稳定性与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MBR应用领域的拓展。MBR中的微生物处于相对封
中国绘画的“尚简”突破了形式单一的表现方式,带来了视觉的全新的诠释,它是画家主观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西方抽象更多的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侧重的形式美的和谐、平衡。
我国台湾地区排湾族服装通过领型、袖型、门襟、口袋、纽扣及肩带等部件装饰和分割线、开衩褶裥的设计进行内部结构装饰,在服装色彩上主要通过夹织、拼色、染色扎染进行装饰,此
在官贵民贱的中国古代社会,“官本位”的意识根深蒂固,所谓“一朝为官,终身受禄,福泽四方”,不仅积极入仕是平民布衣们的奋斗梦想,加官进爵则更是仕途中官员们的无限期望。尤其是唐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高层建筑的大量建设,基坑工程的环境条件日趋复杂。影响深基坑安全的因素众多,导致国内外基坑安全事故频发。所以开展基坑风险评估与研究、加强基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