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孔隙-管道介质耦合模型水动力场的演化分析是地下水数值模拟的难点。论文通过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孔隙-管道介质耦合模型中的孔隙介质水位和孔隙-管道交换量的时空演化特征,为深入认识孔隙-管道介质耦合模型的水动力场提供了具体方法和指导。物理试验设计了长200cm,宽100cm、高100cm的砂箱模型,选取0.5mm~1.5mm粒径的河砂做为充填介质,在砂箱里铺设管道,利用29个水位计实时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隙-管道介质耦合模型水动力场的演化分析是地下水数值模拟的难点。论文通过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孔隙-管道介质耦合模型中的孔隙介质水位和孔隙-管道交换量的时空演化特征,为深入认识孔隙-管道介质耦合模型的水动力场提供了具体方法和指导。物理试验设计了长200cm,宽100cm、高100cm的砂箱模型,选取0.5mm~1.5mm粒径的河砂做为充填介质,在砂箱里铺设管道,利用29个水位计实时监测砂箱水位变化,在改变补给量大小的条件下,分别开展了8次稳定流试验。基于物理试验,使用UGRFLOW建立了孔隙-管道介质耦合稳定流的数值模型,将模型分为7层,每层进行矩形剖分,剖分后的最大单元格是5cm×5cm,最小单元格是2.5cm×5cm。每一层剖分为40行、21列,该层活动单元840个,整个模型的总活动单元数为5880个。新增加管道周边渗透系数,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识别,最终确定管道糙率为0.04,孔隙介质渗透系数为0.017m/min,管道周边渗透系数为0.0015m/min。此外,还进行了模型参数局部灵敏度分析。最后,使用UGRFLOW程序进行了非稳定流条件下的数值试验,模拟出了孔隙-管道耦合介质的水动力场时空演化过程。在本文的研究中,得到了如下结论。(1)从空间上看,从进水端到出水端,孔隙介质水头和孔隙-管道交换量都呈下降趋势。以管道为对称轴,模型左右两侧的孔隙介质水头和交换量有一定的对称性。从时间上看,相同位置的孔隙介质的水头、管道单元的流速和水深,以及孔隙-管道单元的交换量一直在随着时间增长而下降。(2)管道单元内,最开始的流态为层流,之后会转变成层流紊流共存或全部转化为紊流。(3)模型参数局部灵敏度分析得到了管道出口流量与管道周边渗透系数呈正相关(最灵敏),与孔隙介质渗透系数呈负相关(一般),与管道糙率呈微弱负相关(最不灵敏)的关系。本论文有图69幅,表16个,参考文献100篇。
其他文献
氮氧化物是工业尾气中主要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严重危害。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降低工业排放中NOx最为成熟的工艺之一,但现有的NH3-SCR技术存在氨逃逸等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碳氢化合物(CxHy)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低成本等优点,选用CxHy作为还原剂是目前脱硝技术的前沿。本研究基于炼厂中丰富的丙烯(C3H6),开发以C3H6为还原剂的高效SCR催化剂,以廉价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活
温度静力触探试验(T-CPT)是基于静力触探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岩土介质热物性参数原位测试技术,可以快速精确的得到土层热物学性质和传统的的力学特性,为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和能源桩的设计提供充分且可靠的数据。因此,温度静力触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温度静力触探的贯入与传热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冲击矿压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动力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冲击矿压的危险性与煤系地层中煤岩物理力学属性紧密相关。在相同的开采技术条件下,埋藏深度超过千米的煤层开采时,软弱煤层的冲击危险性较小,不容易发生冲击矿压灾害。论文以孙村煤矿1300m埋深的软弱4#煤层242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理统计、数值模拟、工程实践等手段,开展了孙村煤矿千米以深软弱煤层冲击矿压主控因素及防治技术研究
世界范围内煤炭自燃灾害广泛发生,在煤火高温烘烤下,围岩变质形成烧变岩。为研究雨旱季水位波动性侵蚀烧变岩,以水模拟了低矿化度的烧变岩水,以Na2SO4溶液模拟了高矿化度的烧变岩水,采用干湿循环的方法对榆林大柳塔矿区烧变岩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了0~50次循环过程中烧变岩的色度、硬度、质量、表观、光泽度、粗糙度、孔隙结构的变化,以及循环溶液p H、电导率、地球化学特征的改变。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烧变岩区遇到
矿井直流电法勘探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研究表明当改变偶极子方向时,在同一测量点处不同空间方位上接收的电位差并不相同,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地下构造的探测是以标量观测为主,而张量电阻率法可以将不同空间方位上的多对偶极子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反应地电异常体在三维空间上的真实构造。而在矿井巷道内可以将偶极子沿三维方向进行展布,具有开展张量电阻率法研究的独特优势。本文采取正演模拟的方法来研究张量电阻率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资源开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煤矿区在建设、开发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寻找到合理有效的煤矿区生态补偿策略,对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及时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这一难题,立足于煤矿区不同阶段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考虑到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经济能力的变化,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划分生态补偿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产业集群逐步变成各地政府有效推进产业低碳化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模式,为了更好谋划产业布局、培育产业集群,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成了各地政府的重要抓手之一。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需求,在服务性质上通常具有公共产品特征,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无法有效提供,势必会对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制约。当下,各地产业园区大多尚未形成规模,还处在一个持续探索和进步的阶段,园区政府很难避免不
近年来,我国国内公共资源交易已经步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新阶段。一是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室出台了《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国办发[2015]63号文),文中明确指出各地要于2017年6月底前实现交易平台的整体统一;二是一直以来,公共资源交易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使各种交易汇集在一起更有便于政府监管。但目前,由于大部分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都是以原来行政主管部门所设立的交易中心
滨海地区土体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天然地基承载力小,气候地质条件复杂,进行桩基工程时,容易导致桩周固化土强度不足,桩承载力不够,对上覆建筑物造成较大危害。本文主要以鄞州滨海工业区土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工试验,分析了该区域土体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通过将矿粉和水泥混合搭配使用,同时添加盐类激发材料,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矿粉复合材料的最优配比;基于最优配比,通过改变含水率、土体种类,研究了
随着煤矿开采进入深部开采阶段,开采过程中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三高一扰动”的复杂开采环境,冲击地压等煤岩动力灾害的威胁愈发严峻及复杂,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前人研究表明,煤体受载破裂往往会伴随有电位信号的异常波动,电位响应与煤体损伤演化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动静载荷下煤体损伤电位响应时空演化规律,对于深入揭示煤体动力破坏孕育发展过程、监测预警冲击地压灾害危险以及精准判别危险区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