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粗俗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能够映射社会生活,承载着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并具有鲜明的语言特征。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使用粗俗语来塑造人物形象,这不仅可以体现其社会地位,教育背景和人物形象,还可以反映出他们的社会礼节、道德、意识形态、风俗习惯、价值观等。因此,在民间文化和社会习俗传播这方面,粗俗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但是,由于粗俗语言本身的粗鲁性,其研究价值和重要性容易被学者和译者忽视,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在少数,所以粗俗语的研究应该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研究者也应尝试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来探讨粗俗语的研究。
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作品的最主要特色就是反映中国民间的风俗文化,所以在语言的运用方面,他通常采取的是雅俗交融的方式,既有独具特色的民间俚语,又有清丽的散文语言。经数据统计分析证明,莫言的一系列乡土小说中包含有很多粗俗语的运用,《红高粱》也不例外。《红高粱》由葛浩文于1993年翻译,英文本在美国广受好评,获得了惊人的成功并被《当代世界文学》评为1993年“世界最佳小说”。美国著名翻译学家葛浩文通过巧妙地运用各种翻译策略,使得《红高粱》在国际上取得了热烈的反响,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密切关注,所以有必要对《红高粱》中粗俗语的翻译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据笔者现有文献综述发现,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红高粱》研究的角度众多,但鲜有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对其中的粗俗语进行过研究,因此,运用翻译生态学对《红高粱》中的粗俗语进行分析、探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生态翻译学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新理论,经过近二十年来的发展,目前已经获得了可观的成就,为翻译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角度和方法。生态翻译学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为原则,可以被用于分析翻译过程中的“选择”和“适应”,为翻译性质,翻译过程,翻译标准提供新的诠释视角。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出发,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三个维度剖析《红高粱》文本,从而探究文学作品中粗俗语的翻译策略。在语言维上主要讨论了词汇,句法和修辞的翻译策略;在文化维上主要探讨了文化负载词在相同和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的翻译策略;在交际维上主要研究了增译、略译和直译、意译的策略选择。通过对《红高粱》中粗俗语的翻译策略分析可以看出,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会首先适应源语中的生态环境,根据语境来推敲文中粗俗语的本意,从而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尽力保持源语语言文化特色,从而将作品中人物形象真实地再现给目的语读者。通过本篇论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文学作品中粗俗语在汉译英的过程中生态翻译环境发生了改变,所以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熟悉这两种语言的使用习惯,尽力做到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上的多维适应性选择和转换,从而达到翻译的最高整合度。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本篇论文为未来汉译英作品中粗俗语的翻译提供借鉴。
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作品的最主要特色就是反映中国民间的风俗文化,所以在语言的运用方面,他通常采取的是雅俗交融的方式,既有独具特色的民间俚语,又有清丽的散文语言。经数据统计分析证明,莫言的一系列乡土小说中包含有很多粗俗语的运用,《红高粱》也不例外。《红高粱》由葛浩文于1993年翻译,英文本在美国广受好评,获得了惊人的成功并被《当代世界文学》评为1993年“世界最佳小说”。美国著名翻译学家葛浩文通过巧妙地运用各种翻译策略,使得《红高粱》在国际上取得了热烈的反响,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密切关注,所以有必要对《红高粱》中粗俗语的翻译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据笔者现有文献综述发现,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红高粱》研究的角度众多,但鲜有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对其中的粗俗语进行过研究,因此,运用翻译生态学对《红高粱》中的粗俗语进行分析、探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生态翻译学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新理论,经过近二十年来的发展,目前已经获得了可观的成就,为翻译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角度和方法。生态翻译学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为原则,可以被用于分析翻译过程中的“选择”和“适应”,为翻译性质,翻译过程,翻译标准提供新的诠释视角。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出发,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三个维度剖析《红高粱》文本,从而探究文学作品中粗俗语的翻译策略。在语言维上主要讨论了词汇,句法和修辞的翻译策略;在文化维上主要探讨了文化负载词在相同和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的翻译策略;在交际维上主要研究了增译、略译和直译、意译的策略选择。通过对《红高粱》中粗俗语的翻译策略分析可以看出,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会首先适应源语中的生态环境,根据语境来推敲文中粗俗语的本意,从而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尽力保持源语语言文化特色,从而将作品中人物形象真实地再现给目的语读者。通过本篇论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文学作品中粗俗语在汉译英的过程中生态翻译环境发生了改变,所以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熟悉这两种语言的使用习惯,尽力做到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上的多维适应性选择和转换,从而达到翻译的最高整合度。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本篇论文为未来汉译英作品中粗俗语的翻译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