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0.5%轻比重布比卡因单次注射的单侧腰麻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不同的注药速度对轻比重单侧腰麻麻醉效果的影响,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利用连续轻比重单侧腰麻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手术,评估其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选择拟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L2~3间隙,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通过25G Whitacre针注入蛛网膜下腔0.5%轻比重布比卡因2.0ml,而后置管于硬膜外腔3~5cm,维持病人侧卧位直至术毕;随机选择拟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分成两组,每组3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L2~3间隙,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通过25G Whitacre注入蛛网膜下腔0.5%轻比重布比卡因2.0ml,快速注射组(F组)0.2ml/s注药,慢速注射组(S组)0.1ml/s注药,而后两组都置管于硬膜外腔3~5cm,维持病人侧卧位至术毕;随机选择拟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ASAⅡ~Ⅲ级)60例等分成连续轻比重(H组)及腰—硬联合(C组)两组。H组取L3~4间隙,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用22G Spinocath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3cm,行连续腰麻,首量以0.1ml/s的速度注入0.5%轻比重布比卡因1.0ml,每隔5分钟测痛觉阻滞平面,维持麻醉平面在T10~T8之间,平面若低则每次追加局麻药0.5 ml,直至达到麻醉平面;C组取L2~3间隙,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通过25G Whitacre以同样速度注入蛛网膜下腔0.5%等比重布比卡因2.0ml,而后置管于硬膜外腔3~5cm,全部患者维持侧卧位至术毕。观察两组麻醉前、后及术中30min、60min和术毕血压及心率的变化,同时记录术中补液量、出血量、输血量、尿量和患肢有效镇痛时间、有效运动阻滞时间及术后2周内麻醉相关不良反应。
结果:麻醉后各时间的血压及心率的变化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侧痛觉阻滞平面、温度觉及触觉阻滞平面、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肢的有效镇痛时间及有效运动阻滞时间分别为5.5±2.2小时和2.5±0.5小时;麻醉后两组各时间点的血压及心率的变化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侧痛觉阻滞平面、温度觉及触觉阻滞平面、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不良反应(寒战、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相似。两组患肢的有效镇痛时间及有效运动阻滞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C组血压麻醉后下降明显(P<0.01),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胶体入量、输血量、术中不良反应、有效镇痛时间、有效运动阻滞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0.5%轻比重布比卡因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能产生良好的单侧腰麻,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术中不良反应少,患肢运动阻滞恢复快等优点;慢速注入0.5%轻比重布比卡因并没有改善单侧腰麻临床麻醉效果;连续轻比重单侧腰麻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麻醉平面可控、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不良反应少及术后恢复快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