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民工的报道从没有到偶尔出现再到铺天盖地,农民工逐渐从社会公共视野的边缘走向中心,其合法权益、社会地位、生存现状等方面都备受关注。农民工媒介形象作为被建构出来的现实,深刻影响着社会公众对农民工的认知和评价,其历时性嬗变不仅折射出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也揭示了农民工群体自身的成长轨迹。因此,本文聚焦《人民日报》在1979.1.1-2020.9.30期间的农民工报道,紧密结合社会语境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民工的报道从没有到偶尔出现再到铺天盖地,农民工逐渐从社会公共视野的边缘走向中心,其合法权益、社会地位、生存现状等方面都备受关注。农民工媒介形象作为被建构出来的现实,深刻影响着社会公众对农民工的认知和评价,其历时性嬗变不仅折射出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也揭示了农民工群体自身的成长轨迹。因此,本文聚焦《人民日报》在1979.1.1-2020.9.30期间的农民工报道,紧密结合社会语境和时代背景,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人民日报》整体呈现了怎样的农民工形象?第二,《人民日报》中农民工形象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第三,《人民日报》如何建构农民工媒介形象?通过对2581篇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分别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看,《人民日报》中“被动失语、面目模糊”的群体形象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个性突出、特征鲜明”的个体形象占比不断提高,农民工形象呈现日益清晰的趋势;随着职业道路不断拓宽、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先进事迹不断涌现、生存处境不断改善,农民工的正面形象日益突出,负面形象逐渐消退。第二,从时间跨度来看,《人民日报》中农民工媒介形象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的变迁:(1)1979-1988年:不被重视的“进城务工者”;(2)1989-2002年:艰难生存的“边缘人”;(3)2003-2013年:重点保护的“弱势群体”;(4)2014-2020年:寻求自我发展的“回流者”。在不同阶段,分别梳理和概括了农民工在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媒介形象。第三,在剖析报道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建构农民工媒介形象的报道方式不断变化,但总体遵循一定的建构策略:(1)聚焦时事热点,持续关注农民工生存现状;(2)围绕国家政策,坚持正向宣传引导;(3)紧跟社会变化,设置多元议题;(4)灵活运用多种报道形式,展现农民工的不同面貌。通过选择报道主题和重组新闻素材,《人民日报》实现了报道内容的凸显与遮蔽,进而在不同阶段建构出不同的农民工媒介形象。
其他文献
犹太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他们起源于迦南,并相信《圣经》中关于犹太人起源的记载,自诩为“被选中的人民”。以色列国家在所罗门国王的统治下达到鼎盛,在他死后,犹太王国被巴比伦帝国攻占,公元1世纪,耶路撒冷被罗马大军攻破,犹太人开始了长达上千年的流浪史。犹太民族的信仰——犹太教,约在公元前1400年就已形成,拉比犹太教将口传托拉汇编为律法《塔木德》,它是犹太教的中心。与犹太教同源的基督教创立于公元1世纪,
教育惩戒伴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正当的教育惩戒有助于教育目的达成。教师教育惩戒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只有条件具备才能有效实施和运行。教育家们都强调适当的教育惩戒是小孩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育发展规律也验证了教育惩戒的重要性。历史上教育惩戒经历了古代时期的至高权威和严酷体罚,近代时期的慎用体罚和师生关系平等化,到现在的两极分化。过度惩戒或放弃惩戒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教育惩戒迫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网络游戏直播行业的发展,网络游戏直播也越来越多的走进大众的生活,但新兴事物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法律问题。近年来在网络游戏直播中,平台盗播行为时有发生,但由于目前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该行为的规制存在保护效力、责任承担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因而网络游戏直播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障。如何完善网络游戏直播中平台盗播行为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设科即专业设置(民国时采用“科”的称法),是职业学校办学的起点,决定着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梳理民国职业学校设科的发展历程,能够为现阶段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考察民国时期职业学校设科发展演变的情况。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以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文本为基础,以清末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三次转向为线索,梳理不同阶段职业学校设科制度的变
近年来,“特色小镇”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高频词汇,受到了中央和地方的关注和重视,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潮。特色小镇是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重要发展模式,是一个非行政单元的特殊聚集体,也是一个新兴的创新创业平台,多方位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培育了两批共计40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会达到1000个。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国家在政策层面给出了一系列
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Le Guin)是美国著名女性主义作家,擅长于幻想类文学写作,她的创作之路伴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涌现,她将自己对于女性的思考融入幻想类小说的创作中。论文将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以充分的文本细读为基础,去探究勒古恩如何以创作实践参与到女性主义运动的浪潮中。勒古恩幻想类小说的认知性与陌生化特点与女性主义产生了共振效应,勒古恩首先从幻想类小说的认知性特点出发映射了女性
201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依托规范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以促进育人方式改革。因选课走班的推行势必会颠覆固有的教育制度和教学习惯,教师作为其中的变革中介,必然地会给其专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考察选课走班推行以后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以使其更好地适应选课走班施行过程,进而真
拍胸舞是闽南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舞蹈形式。在闽南地区,凡是重大节日、敬神祭祖、婚丧嫁娶等重要集会,都能够看到拍胸舞的身影。因此拍胸舞也被誉为“东方迪斯科”,是闽越族舞蹈的历史遗迹,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包括拍胸舞在内的大量民俗文化的发展基础被破坏,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口传心授的传播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进步,进而导致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政府工作人员、金融从业人员以及相关学者需要及时了解金融领域的相关信息及研究成果。《货币经济学》一书收录了当今货币银行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本书的翻译对了解及传播金融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有极大的帮助。本报告拟以《货币经济学》一书中第一章《货币经济学中的机制设计方法》的汉译文本为分析对象,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分析金融类文本特点,并从译文目标受众特点出发,结合项目进行中遇到的翻
列宁的青年利益观培育思想作为在战争与革命时代条件下,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青年教育思想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向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确示范了如何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培育青年一代形成正确的利益观,提升青年的阶级意识与责任意识,促进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当下研究列宁的青年利益观培育思想,对于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紧扣时代主题,通过对青年开展利益观、价值观教育增强青年的时代感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