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营利组织及其深化和增长,构成了正在成长的全球公民社会运动最引人注目的表象。在美国甚至出现一个专门研究国际性的问题的非营利组织的联合组织——公民和社区世界联盟(CTIZENS),由五大洲18个国家成员组成,每年举行一次年会。从1987年至今,越来越多的国际非营利组织进入了中国,刚开始以扶贫、技术援助的项目为主,到目前为止的合作领域已经涵盖社会发展、经济合作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与国际非营利组织的合作一方面促进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不断成长与壮大,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压力。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非营利组织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各类非营利组织已经初步显现出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制度规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特定的组织形态,在西方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本来是以克服“市场失灵”为使命而产生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却以克服“政府失灵”和修补国家的社会服务职能为契机而获得了巨大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非营利组织在西方国家中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已被公认为是介于政府和民间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并随着世界性“社团革命”浪潮的兴起而日益成长为一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无论是政府管理职能的顺利实施,还是民间企业的正常运营,都不能不广泛依靠“非营利机构”的大力支持。但是,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其中,许多非营利性机构比企业更僵化,缺少灵活性和营销力,是最需要经营管理的部门。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其活动也是一种投资,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尽管非营利组织以公益为目的,但也需要用商业的法则和原理来经营管理。事实证明,通过实施有系统、有原则和以理论为指导的经营管理,非营利部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产生最大的能量。目前,一方面,由于缺乏规范运作,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存在非政府组织的政府性与非营利性组织的营利性特点,具有“官民二重性”,因此,需要通过加强经营管理来解决。另一方面,在非营利组织的运作中引入或借鉴成功企业的经营管理运作模式,如:战略管理、社会资本的经营和社会资源的整合、社会品牌项目运作、营销公益和公益营销等等,将有利于公益事业的经营管理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进而把公益事业做大做强,做得更富有影响力和营销力。
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非营利组织日益发展壮大,将逐步与政府、企业形成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三足鼎”,在整体上发挥功能互补的作用,这正预示了其将在公共治理中发挥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并加速公共治理结构转型的进程。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也会为政府改革和事业单位转型提供路径选择。对国家来说,保护、鼓励和监督非营利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是使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公益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二)界定了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分析了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优势和产生的因为;(三)回顾了非营利组织发展历史及当前世界几类国家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四)阐述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五)论证了我国非营利组织进行经营管理的必要性,并从战略管理、盘活社会资本、实施品牌战略,加强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以及与企业的共生关系五个方面对如何经营管理我国非营利组织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六)对经营我国非营利组织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