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文对7个从江苏分离的IBV毒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并对这些毒株的S1基因和CK/CH/JS/06Ⅱ毒株的全基因组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研究一IBV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及S1基因遗传变异分析2006~2007年间,从江苏省部分地区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到7株IBV (CK/CH/JS/06Ⅰ、CK/CH/JS/06Ⅱ、CK/CH/JS/06Ⅲ、CK/CH/JS/07Ⅰ、CK/CH/JS/07Ⅱ、CK/CH/JS/07Ⅲ和CK/CH/JS/07Ⅳ)。对这些毒株进行鸡胚矮小试验、气管环组织培养试验、新城疫病毒抑制试验等生物学特性的鉴定。将CK/CH/JS/06Ⅰ、CK/CH/JS/06Ⅱ和CK/CH/JS/07Ⅱ毒株的第5代病毒接种15日龄SPF鸡进行回归试验,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症状和病变,其中以肾病变尤为明显。利用制备的CK/CH/JS/06Ⅱ、H120和T株阳性血清进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H120、T株的抗血清不能对CK/CH/JS/06Ⅱ病毒的攻击产生保护。以RT-PCR技术扩增了7株IBV的S1基因,并测定了核苷酸序列。经过分析, 7株IBV S1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6%~99.4%,分属于3个亚群。这些毒株与大多数我国近年分离的IBV同源性较高,而与Massachusetts (包括H120和H52疫苗毒株)、T、4/91和793B血清型毒株的同源性较低。7株IBV的S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组成为H-R-R-R-R,这与国内大部分毒株的裂解位点相同。流行毒株和疫苗毒株的遗传距离较大,这可能造成传统的疫苗的免疫失败。IBV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及其遗传变异分析为IBV的防控提供有意义的指导。研究二IBV CK/CH/JS/06Ⅱ毒株全基因组的序列测定与分析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IBV基因组序列,设计20对引物,用RT-PCR方法对IBV致肾病变型分离株CK/CH/JS/06Ⅱ基因组的内部基因进行分段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又采用CLONTECH公司的SMARTTM RACE cDNA Amplification Kit进行基因组两端序列的测定,最后拼接成全基因组序列。测序结果表明:CK/CH/JS/06Ⅱ病毒基因组序列全长27,681bp (不包括polyA),A/T的含量占61.8%,具有典型的冠状病毒基因组结构。与GenBank上公布的14株IBV基因组序列的同源率为85.8%~92.1%。对CK/CH/JS/06Ⅱ病毒基因组不同区域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3′UTR和5′UTR是基因组中相对较保守的区域,同源性为86.6%~99.7%;而S1基因是基因组中变异最大的区域,同源性为55.2%~94.4%;M基因、N基因和S2基因也存在一定的变异,但不如S1明显。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CK/CH/JS/06Ⅱ病毒与我国分离株LX4、BJ93的亲缘关系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