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民航客运量的持续增长,发生不安全事件概率也随之增加,公共安全事件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给民航业安全管理带来许多新的难题,也使得民航业安全管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由于民航的特殊性,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还将给国家和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危害,这就对中国民航业的公共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航业怎么做好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也是民航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民航公共安全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影响大,容易引发公众的关注。例如,由于航班晚点频频发生旅客霸占航空器事件,少数旅客由于个人原因在航空器上出现暴力事件、出行乘客因不满对地面服务人员大打出手、出行旅客的权益受损等等。我国发生伊春空难后,民航业处于对安全高度戒备的状态,民众对民航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慌。对于我国民航业的主要研究也集中在了突发事件管理上。然而如何形成常态化的民航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当前的探讨和研究相对薄弱。民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包括了民航管理部门、地方政府、机场、空中管制、航空公司等多个机构和部门。在常态化的公共安全管理中,各个单位需要相互配合,因此从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出发,对民航公共安全管理进行剖析,构建科学的民航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十分必要。本文结合了参与民航活动的各单位的情况,通过对“5.10机场客梯车刮碰A330飞机机翼事件”“5.4非法升空物风筝放飞导致航班备降返航”“8.24消防救援车跑道入侵”等事件的分析说明日常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缺失,信息通报制度不健全和不及时的问题,并更深层地挖掘在公共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新机长培训教育以及驾驶舱资源管理等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在公共安全管理中存在许多需要持续改善的方面。我国民航系统改革不彻底,民航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各部门之间安全信息互通平台不健全,奖惩制度不明导致各部门各自为营,员工公共安全管理意识不足等等,都是导致民航活动中风险识别度有限,公共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受限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对民航公共安全管理进行研究。通过对地方政府部门、机场以及航空公司进行调研,以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我国现有的民用航空风险管理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重视过程控制,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公共安全联动机制,加大科技投入,重视人员培养,促进文化建设,培育文化氛围等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