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前,叙利亚和美国之间关系非常友好。二战后,由于叙利亚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且作为伊拉克石油西线出口的必经之地,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美国在构建全球战略和包围苏联的中东军事同盟时,想方设法拉拢叙利亚加入西方阵营。但是由于美国和叙利亚在以色列问题、土耳其问题和石油管道铺设问题上存在争议,另外,战后叙利亚政局长期不稳,叙利亚和苏联之间密切的关系引起美国的紧张,美国开始关注叙利亚政府的一举一动,对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20世纪50年代前夕,由于美苏争夺欧洲,苏联为了保护自己的势力范围东欧,无暇顾及中东,美英争夺叙利亚处于突出地位。这期间,杜鲁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第四点计划”和NSC129/1号文件。这些政策文件虽然是针对中东地区国家而不是专门针对叙利亚制定的,但对于叙利亚同样适用,正是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隐蔽或公开的颠覆叙利亚政府的行动。1949年美国和英国策划了颠覆叙利亚政府的三次政变。三次政变更加剧了叙利亚政局的不稳定性,破坏了叙利亚的议会民主政体。20世纪50年代后期,苏联巩固了在东欧的统治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中东,加之二战后中东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并轰轰烈烈的展开,美苏在中东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艾森豪威尔时期出台了NSC5428文件和“艾森豪威尔主义”,主要通过构筑围堵苏联的军事联盟,实施心理战和秘密的方式来迫使叙利亚改变亲苏立场。在这些政策指导下,美国对叙利亚实施了“散乱行动”和“徽章行动”,但由于各种原因相继归于失败。最终叙利亚与埃及合并,成立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这标志着叙利亚并没有和其中任何一个超级大国妥协,也反映出美苏对叙利亚政策均未达到预期目的。美国对叙利亚政策的特点表现为:二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忙于恢复和发展国内经济,同时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无暇顾及中东,所以这个时期美国和英国对中东的争夺表现得较为突出。美国对叙利亚政策的特点表现为有条件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扶植亲美政府,以达到将叙利亚纳入其势力范围的目标。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苏联在东欧的统治巩固后,于是回过头来与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中东。美国也因前期对叙利亚政策的失败,于是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在叙利亚展开新的争夺。这一时期美国对叙利亚的政策则更多的表现为:在粗暴干涉叙利亚内政无望的情况下,企图利用叙利亚的周边邻国对叙利亚政府进行直接颠覆,以达到将叙利亚纳入西方阵营的目标。战后美国由于国家战略利益、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驱动,出于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扩张的需要,对叙利亚采取了颠覆政府的一系列隐蔽或公开的行动。它折射了冷战期间美苏的激烈争夺,其结果是侵犯了叙利亚的国家独立和主权平等,其采取的措施不但没有扭转叙利亚的激进立场,反而致使美国和叙利亚在很长时期内处于尖锐的敌对状态,促使叙利亚更加靠近苏联。这对美苏冷战格局和中东局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