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侗族人的历史、生产、生活、社会习俗、伦理道德都是通过侗歌这一象征性的,被侗族社区认可的符号来完成。侗歌不仅是一种交流手段,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同时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外来文化的的冲击下侗歌的传承面临着即将消失的极大挑战,在当地政府各方力量的推动下,侗歌进入现代学校课堂。侗歌正经历着传统形式的侗歌教学和现代学校侗歌教学并存的局面。研究侗歌对教学、对侗族的文化传承、民族认同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往对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乐学的视野之下,对侗族大歌的音乐特征、音乐形态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刻的阐释。有关侗歌教育价值方面的研究很薄弱,尤其是从教育人类学的视野出发,深入一个村寨系统地对侗歌教学做教育人类学价值分析的则更少。为此,本研究选取了有“侗歌之乡”之称的小黄村寨作为个案。通过与侗寨村民共同生活的田野观察,客观的描述侗族社区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侗族社区与学校的关系,再现传统侗歌教学与学校侗歌教学的异同。运用教育人类学的方法和理念,对小黄侗歌的传统侗歌教学和现代学校侗歌教学的形式、内容、价值做了仔细的观察和访谈。在此基础上,阐释侗歌文化意义和教学价值。
小黄传统侗歌教学是一种非学校的,体系化的、有效的文化传承方式。它包括了生产、生活和社会常识,传统习俗和社交礼仪,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所以侗族人民学歌就等于学文化,掌握的歌越多,他的民族文化知识就越丰富。侗歌对侗家人的个体成长和社会化都起着主要和重大的作用。个体通过侗歌的学习和演唱得到社会的认可,追求理想爱情,拥有幸福的生活,取得社会的尊重。
侗歌进入学校课堂实际上是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一个村落由传统向现代迈进的过程。社会变迁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可能有效继承,也有可能使其消亡。这一研究认识到不同的教学形式的不同价值,拓展了新的教学资源,在促进民族文化教育和学校教育融合等方面有着启示作用。传统与现代之间事实上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矛盾和冲突。怎样在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真正融合,也是本研究的后续工作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