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盐业数千年的产销历史促成了“川盐古道”的形成,它持续时间长、空间范围广、文化影响力大、功能目的明确,对川、鄂、湘、黔交汇地区的民居聚落的产生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了盐运道路上自贡、云安、大昌、西沱、龙潭、龚滩、凤凰、里耶等一系列名城古镇的形成;还造就了一批驿站、庙宇、风雨桥、盐商会馆等典型建筑,贯穿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文化线路。“川盐古道”既是盐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的传承媒介。本文在大量田野调查、古建筑测绘、史料收集的基础上,首次对“川盐古道”的形成原因、传播线路、聚落分布、建筑技术传承等展开系统研究,并结合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文化线路”保护理念对川盐古道的保护与开发进行论述、提出建议。大量考古资料表明,川盐历史可追溯到古人类活动之初。但对现代影响最深远的,是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和民国抗战时期政府发起的两次声势浩大的“川盐济楚”运动,鼎盛时仅四川一省盐税收入达到整个国税的25%,川盐成为国家经济支柱。这时期,大批外地盐商开始涌入,许多盐业古镇迅速兴起,大量盐业会馆开始兴建,在川盐古道上,出现了一批极富特色的民居聚落和传统建筑形式。活跃在巴蜀地区的外地盐商,实力最雄厚、影响力最大的是南方的徽商和北方的山陕(山西、陕西)商人,他们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所在地的建造技术和建筑形式,其中民居建筑以封火墙、天井屋、斜撑挑檐最典型,而公共建筑则以遍布盐道各地的南北风格杂交的盐商会馆最有特色。本文首次以盐商活动轨迹为线索,论述了这些传统建筑形式的传承过程。同时,盐道上还有大量的盐业遗存,如:古盐井、古盐道、盐业庙宇、盐业传说、盐业节会以及与“盐”相关的民风民俗,这些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构成了一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川盐古道”文化线路。随着现代交通的改道,古道因其艰险,逐渐被人们遗忘。面对自然性消融、掠夺性蚕食、破坏性开发等状态,本研究旨在拯救“川盐古道”上渐已消亡的珍贵材料,分析和比较“川盐古道”上各区域的民居演变、建筑技术、构筑方式、聚落成因、营造理念,以及不同地域间文化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进而以独特的历史视角揭示古道上城镇发展的内在规律;建立“川盐古道”上相关重要聚落与典型建筑的数字档案,并对聚落和建筑提出可行的遗产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