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使得大股东处于超强控制状态,在公司决策中很少受到来自其他股东的挑战和阻力。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往往优先选择配股和增发新股来获得外部资金。为了获得配股、公开增发新股资格和提升股票发行价格,从而达到在证券市场“圈钱”的目的,大股东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行为,以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我国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新股是在大股东控制下进行的一种股权再融资行为。因此,在公司治理不完善、缺乏对中小股东利益加以保护的法律机制以及相应约束大股东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大股东可能会借定向增发新股之机利用盈余管理进行利益输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大股东控制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以及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方式、大股东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大股东为了获取私人利益,在定向增发新股前可能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同时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盈余管理的方式与定向增发新股类型有关。并认为,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的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的盈余管理程度与定向增发新股后的股票价格表现负相关。本文选取2006~2007年已实施定向增发新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盈余管理的存在性、不同定向增发新股类型的盈余管理方式、大股东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一年存在盈余管理。同时显示,当上市公司向其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收购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的资产时,进行负的盈余管理;当向其他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募集资金时,进行正的盈余管理。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盈余管理的方式与定向增发新股类型有关。并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这说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有操纵盈余管理的动机。最后,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定向增发新股后的股票价格表现越差。这表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的盈余管理程度与股票价格表现之间具有负州关关系。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拟要揭示的问题等。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分别对国内外关于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此进行了评述。第三部分是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即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文章首先对盈余管理的概念、特征及其手段分别进行了阐述,接着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方式、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盈余管理的影响、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关假设。第四部分是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即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根据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设,文章首先验证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其方式,然后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大股东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对其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是研究的结论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