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整理有关刘超峰主任医师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心悸病)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得出结论,验证刘超峰主任医师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心悸病)的特色疗法,同时也为更好地发掘和继承名老中医的临床思路和学术经验提供借鉴和参考。
方法:通过对陕西省中医院心病科刘超峰主任医师门诊患者处方进行收集、整理,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中被诊断为室上性心律失常(心悸病)病例150例,将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及组方规律等进行信息统计,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医案数据库”和“方剂数据库”,并进行分析与聚类,总结刘超峰主任医师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心悸病)用药及组方规律,凝练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结果:患者性别及年龄统计方面:女性患者人数多于男性患者人数,其中以“56-65岁”和“46-55岁”两个年龄段之间患者人数最多;中药气与味统计方面:寒性和温性药物使用最多,其次是平性药物,其后分别为凉性药物和热性药物。五味中苦、甘和辛味药物使用最多;中药使用频次统计方面:其中常用的药物主要为琥珀、半夏、丹参、石菖蒲、桂枝、生地黄、柴胡、黄芩、苦参、茯苓、甘松、麦冬、煅牡蛎、甘草、党参等,其中清热药使用频次最多,其次为补益药、理气药、解表药等;组方规律分析方面:可得到常用中药药对组合;基于关联原则的用药规律分析方面:可能相互关联的2味药组合共67组。
结论:导师在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为琥珀、半夏、丹参、石菖蒲、桂枝、生地黄、柴胡、黄芩、苦参、茯苓、甘松、麦冬、煅牡蛎、甘草、党参等,其中多数药物都属于镇静、活血化瘀、清热、通阳、祛痰瘀毒类,其中多属于寒性和温性药物,五味中苦、甘和辛味药物使用最多,主要以入心经为主最,其后是脾、胃、肝经等,这与导师治疗房颤的常用经验方心悸1号方和心悸2号方颇为相似,并得到潜在药物组合如“琥珀,石菖蒲”、“石菖蒲,茵陈”、“火麻仁,赤芍”等。综上所述,导师对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病机以“阴阳、痰瘀毒”为主,在治疗上多以调整阴阳、清热为主,兼顾补虚、宁心安神、活血化瘀以及化痰等,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中医病机相符,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且由于潜在用药组合的产生是基于数据分析,其理论及临床疗效是否可靠,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方法:通过对陕西省中医院心病科刘超峰主任医师门诊患者处方进行收集、整理,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中被诊断为室上性心律失常(心悸病)病例150例,将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及组方规律等进行信息统计,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医案数据库”和“方剂数据库”,并进行分析与聚类,总结刘超峰主任医师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心悸病)用药及组方规律,凝练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结果:患者性别及年龄统计方面:女性患者人数多于男性患者人数,其中以“56-65岁”和“46-55岁”两个年龄段之间患者人数最多;中药气与味统计方面:寒性和温性药物使用最多,其次是平性药物,其后分别为凉性药物和热性药物。五味中苦、甘和辛味药物使用最多;中药使用频次统计方面:其中常用的药物主要为琥珀、半夏、丹参、石菖蒲、桂枝、生地黄、柴胡、黄芩、苦参、茯苓、甘松、麦冬、煅牡蛎、甘草、党参等,其中清热药使用频次最多,其次为补益药、理气药、解表药等;组方规律分析方面:可得到常用中药药对组合;基于关联原则的用药规律分析方面:可能相互关联的2味药组合共67组。
结论:导师在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为琥珀、半夏、丹参、石菖蒲、桂枝、生地黄、柴胡、黄芩、苦参、茯苓、甘松、麦冬、煅牡蛎、甘草、党参等,其中多数药物都属于镇静、活血化瘀、清热、通阳、祛痰瘀毒类,其中多属于寒性和温性药物,五味中苦、甘和辛味药物使用最多,主要以入心经为主最,其后是脾、胃、肝经等,这与导师治疗房颤的常用经验方心悸1号方和心悸2号方颇为相似,并得到潜在药物组合如“琥珀,石菖蒲”、“石菖蒲,茵陈”、“火麻仁,赤芍”等。综上所述,导师对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病机以“阴阳、痰瘀毒”为主,在治疗上多以调整阴阳、清热为主,兼顾补虚、宁心安神、活血化瘀以及化痰等,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中医病机相符,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且由于潜在用药组合的产生是基于数据分析,其理论及临床疗效是否可靠,有待于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