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中的一战和男性气概的卑贱化与重构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塞巴斯蒂安·福克斯写于1993年的一战长篇小说《鸟鸣》主要讲述了士兵的战争体验以及小说主人公斯蒂芬的孙女伊丽莎白在战争结束60年后对一战历史的追溯。本文旨在从卑贱理论和男性气概相关理论出发,试图通过分析《鸟鸣》中战场的残酷和士兵的肉体和精神痛苦,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士兵认知和男性气概的解构及其基于“卑贱”和“身体”的重新建构。战场上令人发指的残酷行径和难以忍受的肮脏画面将以往战争文学宣扬的宏大主题和士兵的男性气概彻底粉碎。战争不再是带来荣誉、理想的上帝,而只是虚伪、冷漠的他者。被困在战场的士兵不再如传统战争文学刻画的那样,一心英勇奋战、保家卫国,而是在残酷、冷漠的战场下变得胆小怯懦、只求苟活。然而,“卑贱”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瓦解了宏大主题和传统男性气概,更塑造了士兵新的认知。一方面,战争的冷酷和残忍使得士兵产生卑贱感和无意义感;另一方面,战争体验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和世界。本文所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和文本细读法。通过梳理、学习国内外关于卑贱理论和男性气概的文献和深入分析《鸟鸣》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刻画,研究发现传统战争文学只关注战争的“形而上”,并赋予其崇高地位。而其“形而下”的方面和士兵的战争体验一直被忽略。战争中的“卑贱”意味着对身体的回归,迫使人们放弃“形而上”,重返“形而下”。通过分析《鸟鸣》中士兵们在勇敢和卑贱之间的肉体和精神痛苦,本文试图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士兵男性气概和自我认知的影响,从而揭示身体和体验对于自我认知和男性气概构建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现存徐偃王传说的结构由八项功能组成:“奇异诞生”,“接受考验”,“通过考验”,“成为首领”,“战败”,“逃亡”,“建设当地”,“死后成神”,这些功能以徐夷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为历史根源。自少昊时代起至西晋末年晋室南渡,功能的数目随着徐夷发展阶段的更迭而逐渐增多。但直至当代,八项功能的排列顺序仍保持不变。本文第二章探讨了第一、二、三项功能的产生与演变。徐偃王传说最初只是流传于徐夷内部的祖先诞生传说,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医疗技术蓬勃推进的前提下,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世界性问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逐步摆脱了“只存钱不消费”的老印象,其消费水平呈现上升趋势,需求开始向高层次、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积极参与信息社会的老年人不可避免地暴露在更多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中。这种情况下,老年人是否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对诈骗信息乃至所有新鲜信息
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为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教师评语作为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评语研究日益成熟,开始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但仍未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本研究采用情感分析的方法对教师评语中与学生学习力和评语类型相关的情感因素进行提取,旨在探讨面
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社会特征、性质及命运的理论建构,这一理论的生成历经了由“雏形初具”到“全面论述”再到“完善发展”三个阶段。通过对《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人类学笔记》《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及《跋》等著作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社会的关注始于对印度历史命运的讨论;在明晰亚细亚农村公社
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优秀精神品质,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中始终坚持的精神风貌,是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必然坚持和弘扬的精神品质,更是广大大学生肩负起历史重任与时代使命所必需的精神品质。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高校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重要力量,应勇于抓住时代发展机遇,以强大的奋斗精神作支撑,脚踏实地,顽强拼搏,担当有为,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与个人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争做新时代的
教育公平通常被视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主要是集中在分配层面,关注的是如何确保教育机会或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而比较少考虑这一分配过程背后主体之间互动带来的公平问题。尤其是在课堂情境中,教师不仅要在不同学生之间分配教育善物,而且要维持与不同学生之间的互动公平。当前有关互动公平的研究多是基于企业等组织环境的考察,少有针对课堂情境的探讨,也缺少实际测量课堂师生互动公平的模型、工具或
当下社会越来越呈现出群体文化复杂化、个体文化多元化、学校文化单一化的整体趋势,在此背景下,挖掘符号意义形成学校文化理念体系的尝试也受到越来越多实践者和研究者的青睐。然而,这种基于符号意义开发的学校文化建设也面临着符号选择困难、意义挖掘流于表面、符号滥用、特色不明、区域差异明显等现实困境。探究其成因、反思其得失,令其在今后学校文化更新与建设中更好地释放意义、价值和精神能量,是本文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
爱德华·阿尔比(1928-2016)是继尤金·奥尼尔、田纲四·威廉斯和阿瑟·米勒后美国最为著名的当代剧作家,也是“荒诞派”剧作的杰出代表。其剧作《动物园的故事》(1959)不仅是阿尔比戏剧生涯的处女作,而且也拉开了美国荒诞派戏剧的序幕,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作品的研读分析不胜其数。时隔46年,阿尔比选择为这部独幕剧加上了一幕《家庭生活》,变成了两幕剧《在家在动物园》。然而,新的剧作却
教师语言暴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过程中施加给学生的语言伤害,这一现象会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而在升学压力较大的中学阶段,教师的暴力语言更是时常出现在教室、走廊、办公室等场域之中。针对这一现象,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展开探讨,但现有研究大多立足“语言暴力”这一整体,虽有对其进行系统分类,但没有就某一类型展开细致的分析与探讨;研究方法多以量化为主,鲜有质性的研究,更缺乏深入的个案研究;针
高质量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经济发展向新常态转变的时期,对长江经济带这条国家战略性轴线的沿线城市进行发展质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由于行政力量会对城市发展起到重要影响,探明该影响机制可以为政府制定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有效参考。为了探究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发展质量水平及其背后的行政影响机制,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沿线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2008年、2013年和2018年为研究时期,通过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