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味组学的茶叶香味与成分的映射关联评价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5_1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进行了“基于风味组学的茶叶香味与成分的映射关联评价研究”工作。即借鉴“组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分别对茶叶香气、滋味进行“多因子”感官评价和“多组分”化学成分“呈味”评价,并建立茶叶香气、滋味的感官品质因子与组分含量与配比之间的映射对应关系;通过关联性评价阐释茶叶“呈香、呈味”特征模式,并构建茶叶香气、滋味的“风味轮廓图”。本研究旨在丰富茶叶风味化学的相关内容;改进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建立感官因子“量化审评法”,探讨茶叶“风味轮廓图”的可视化表征;提供茶叶“风味特征评价”、“消费嗜好”调查评价及茶品风味设计等手段与方法的技术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改进了茶叶感官审评法,运用感官因子评价和借鉴“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茶叶“量化审评法”。对437份代表性茶样用5项目审评(评语、评分)及266份茶样20项感官因子审评(评语、评分);通过评语使用频次统计,结果评语描述能力高低顺序为:外形(38.6%)>叶底(24.9%)>香气(14.0%)≈滋味(13.3%)>汤色(9.2%);提供了“大样本”茶样审评结果的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的“赋权”法,对5个项目及20因子审评“权重”评价,提出专家法占(50%)及评语(评分)各占(25%)“权重”修订法,从而确定了审评因子“权分”;依据隶属函数矩阵(U优=[0.7,1],U良=[0.55,0.7],U中=[0,0.55]),划分茶叶品质优次分布为:优(19.8—20.7%)、良(41.4—42.9%)、中(36.9—38.7%);构建了茶叶“量化审评法”。(2)评价了茶叶香气、滋味的类型及特征,构建了“风味轮廓图”,探讨了“呈味模式”及其“可视化”表征。依据茶样感官评分,用层次聚类法,5个审评项目聚类划分3类、4个香气因子聚类划分2类、4个滋味因子聚类划分3类,并开展了关联性评价;依据项目及因子的权重,分别用雷达图与南丁格尔玫瑰图,构建了“风味轮廓图”,对“呈味模式”进行了“可视化”表征。(3)开展了茶叶香气组分检测及其贡献值(OAV)评价。通过GC-MS检测鉴定出86种香气组分,按组分与“香型”归类、划分了包括嫩香、清香、果香等10个主要香型;以OAV评价香气组分的贡献值,筛选评价了55个香气组分(OAV>1)贡献程度;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法,构建了14个香型与其特征组分之间的呈香线性模型,如绿茶“嫩香”为S(嫩)=0.038×X1+0.0001×X2+0.003×X3(X1=OAV(E,E-2,4-庚二烯醛),X2=OAV(β-紫罗酮),X3=OAV(正己醛),R2=1.000,P=0.000);又如花茶“鲜度”为S(鲜)=1.111×X1-0.171×X2+0.0001×X3(X1=OAV(月桂烯),X2=OAV(香叶醇),X3=OAV(橙花醇),R2=1.000,P=0.000等);此外,还建立了30个主要香气贡献组分的OAV值与对应香型因子之间的呈香强度的线性关联。(4)开展了茶叶滋味组分检测及其贡献值(TAV)评价。通过HPLC检测鉴定了5类化合物共69种滋味组分,按组分与“味型”归类、划分了包括鲜嫩、浓醇、浓厚等7种滋味类型;以TAV评价滋味组分的贡献值,筛选评价了27个滋味组分(TAV>1)的贡献程度;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法,构建了5个味型与其特征组分之间的呈味线性模型,如“涩味”为S(涩)=0.998×X1+0.003×X2+0.387×X3(X1=TAV(芹菜素-8-O-葡萄糖苷),X2=TAV(槲皮素-3-O-葡萄糖苷),X3=TAV(牡荆素-2-O-鼠李糖苷),R2=0.981,P=0.042);又如“浓度”为S(浓)=0.499×X1+0.242×X2(X1=TAV(咖啡碱),X2=TAV(杨梅素-3-O-半乳糖苷),R2=0.981,P=0.003);此外,还建立了14个主要滋味贡献组分的TAV与对应味型因子之间的呈味强度的线性关联。(5)通过香气(滋味)重组试验对茶叶香气(滋味)解析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前述OAV/TAV评价结果可基本解析茶叶香气(滋味)。通过50种OAV>1的香气成分单体及5种TAV>1的代表性滋味成分单体构建了8个茶样的香气(滋味)重组液,所得香气重组液与对应原茶样的香型特征表现基本一致(S偏差=-0.78~+0.37),滋味重组液的“鲜味”(S偏差=(-0.12~+0.25))、“涩感”(S偏差=+0.02~+0.22)及“苦味”(S偏差=0.00~+0.08)还原度也较高。(6)通过GC-O检测进一步鉴定出30种茶叶的潜在香气贡献成分(如顺-3-己烯酸顺-3-己烯酯,γ-依兰油烯等),其中12种(如右旋大根香叶烯(脂香、果香、木香)、反式-α-佛手柑油烯(木香,油脂香)、α-古巴烯(木香,果香)等)为首次报道其呈香特征。
其他文献
研究证明,间套作作物通过更多的光截获和种间根系互作等直接作用提高其资源(光、肥、水等)利用效率,但地上部改善光环境介导叶片、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功能行为进而影响其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地上-地下互作)的机理仍不清楚。禾本科/豆科作物间套作体系在间套作研究中占主导,其中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体系在我国尤其西南地区广泛种植。西南地区属典型寡日照区域,在弱光照区域带状套作相对单作作物的
目前,公共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而行人模拟不仅能够发现或预测潜在的公共安全问题,而且可以对处置公共安全问题所建立的预案进行事先评估。同现实演练相比,其成本更低,应用更灵活,可快速构建不同规模和场景下的行人运动形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行人模拟算法的改进,能够更为准确地复现人员在各种情况下由于心理状态发生变化而导致的不同移动行为特征。基于上述考虑,行人模拟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传
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简称PCM)应用于建筑墙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寒冷地区建筑围护结构冬季调温方面。而将相变墙体应用于建筑外墙夏季隔热方面的研究尚不深入,尤其在夏季昼夜温差较小地区建筑墙体夏季隔热方面的应用受到制约。本文基于相变传热原理,针对夏热冬暖地区外贴式复合相变墙体的动态隔热特性及其性能优化展开了相关研究。(1)分析了夏热冬暖地区外贴式复合相变墙体全周期动态隔热
氮和磷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限制植物生长最重要的养分因子。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和磷的重要输入途径,植物凋落物可通过分解转化将养分迁移到土壤中,影响土壤氮磷动态及其有效性。一方面,凋落物是土壤氮磷的重要来源,可以直接增加土壤氮磷含量,贡献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和周转。另一方面,新鲜凋落物中易降解组分和有效养分的输入可以刺激土壤微生物生长繁育或提高酶活性,促进土壤中已有氮磷的矿化。更为重要的是,天然森林生态系统
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花球的颜色是一个重要性状,因为消费者对不同颜色的产品有偏好,而且不同的颜色对应不同的营养物质,对健康有促进作用。绿色花球品种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是目前对绿色花球性状的遗传研究却非常有限。对控制绿球性状的QTL进行精细定位一方面有助于开发与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从而对绿球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大大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orcine circovirus-associated disease,PCVAD)的主要病原体,给全球的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PCVAD的主要手段,目前PCV2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而PCV2 Cap作为这两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可自组装成病毒样颗粒(
川中丘陵区是四川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磷肥施用量相对较大。由于该区紫色土风化速度快,土层浅薄、母质疏松等特点,加之该区域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农田水土流失严重,极易造成磷素流失,不仅降低了该区域土壤肥力和化肥利用率,而且会对下游受纳水体造成威胁。本研究从胶体态磷角度出发,通过室内模拟实验,从纵向迁移到水平侧渗再到坡面迁移,系统地研究了川中丘陵区紫色土胶体态磷流失特征及机理,针对其流失特性进行初步防治探索
布鲁氏菌是革兰氏阴性杆状菌,该菌传染性强、治病率高,人和畜均可被感染,感染它后能够引起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它的危害较大,主要损害人和畜的生殖系统。布病的传统检测方法,时间成本较高,不能满足当前快速检测技术要求。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出现,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工具。生物传感器构建过程中生物分子膜的固定是影响传感器性能的重要因素,分子定向固定技术可以克服生物分子在传感器表面的无序固定状态,
玉米的野生近缘种材料主要指玉蜀黍属的大刍草和摩擦禾属的摩擦禾,它们具有优质、抗病、抗虫、抗寒、耐涝、耐盐和多年生等多种优良特性,是玉米新材料创制和玉米遗传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我们利用玉米、四倍体多年生大刍草和摩擦禾三物种,通过远缘杂交与多倍化,创制合成了玉米(M)-摩擦禾(T)-大刍草(P)异源多倍体系统(简称MTP系统)。该系统集合玉米、大刍草和摩擦禾三物种的基因组,集杂种优势和多倍化优势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