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进行了“基于风味组学的茶叶香味与成分的映射关联评价研究”工作。即借鉴“组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分别对茶叶香气、滋味进行“多因子”感官评价和“多组分”化学成分“呈味”评价,并建立茶叶香气、滋味的感官品质因子与组分含量与配比之间的映射对应关系;通过关联性评价阐释茶叶“呈香、呈味”特征模式,并构建茶叶香气、滋味的“风味轮廓图”。本研究旨在丰富茶叶风味化学的相关内容;改进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建立感官因子“量化审评法”,探讨茶叶“风味轮廓图”的可视化表征;提供茶叶“风味特征评价”、“消费嗜好”调查评价及茶品风味设计等手段与方法的技术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改进了茶叶感官审评法,运用感官因子评价和借鉴“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茶叶“量化审评法”。对437份代表性茶样用5项目审评(评语、评分)及266份茶样20项感官因子审评(评语、评分);通过评语使用频次统计,结果评语描述能力高低顺序为:外形(38.6%)>叶底(24.9%)>香气(14.0%)≈滋味(13.3%)>汤色(9.2%);提供了“大样本”茶样审评结果的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的“赋权”法,对5个项目及20因子审评“权重”评价,提出专家法占(50%)及评语(评分)各占(25%)“权重”修订法,从而确定了审评因子“权分”;依据隶属函数矩阵(U优=[0.7,1],U良=[0.55,0.7],U中=[0,0.55]),划分茶叶品质优次分布为:优(19.8—20.7%)、良(41.4—42.9%)、中(36.9—38.7%);构建了茶叶“量化审评法”。(2)评价了茶叶香气、滋味的类型及特征,构建了“风味轮廓图”,探讨了“呈味模式”及其“可视化”表征。依据茶样感官评分,用层次聚类法,5个审评项目聚类划分3类、4个香气因子聚类划分2类、4个滋味因子聚类划分3类,并开展了关联性评价;依据项目及因子的权重,分别用雷达图与南丁格尔玫瑰图,构建了“风味轮廓图”,对“呈味模式”进行了“可视化”表征。(3)开展了茶叶香气组分检测及其贡献值(OAV)评价。通过GC-MS检测鉴定出86种香气组分,按组分与“香型”归类、划分了包括嫩香、清香、果香等10个主要香型;以OAV评价香气组分的贡献值,筛选评价了55个香气组分(OAV>1)贡献程度;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法,构建了14个香型与其特征组分之间的呈香线性模型,如绿茶“嫩香”为S(嫩)=0.038×X1+0.0001×X2+0.003×X3(X1=OAV(E,E-2,4-庚二烯醛),X2=OAV(β-紫罗酮),X3=OAV(正己醛),R2=1.000,P=0.000);又如花茶“鲜度”为S(鲜)=1.111×X1-0.171×X2+0.0001×X3(X1=OAV(月桂烯),X2=OAV(香叶醇),X3=OAV(橙花醇),R2=1.000,P=0.000等);此外,还建立了30个主要香气贡献组分的OAV值与对应香型因子之间的呈香强度的线性关联。(4)开展了茶叶滋味组分检测及其贡献值(TAV)评价。通过HPLC检测鉴定了5类化合物共69种滋味组分,按组分与“味型”归类、划分了包括鲜嫩、浓醇、浓厚等7种滋味类型;以TAV评价滋味组分的贡献值,筛选评价了27个滋味组分(TAV>1)的贡献程度;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法,构建了5个味型与其特征组分之间的呈味线性模型,如“涩味”为S(涩)=0.998×X1+0.003×X2+0.387×X3(X1=TAV(芹菜素-8-O-葡萄糖苷),X2=TAV(槲皮素-3-O-葡萄糖苷),X3=TAV(牡荆素-2-O-鼠李糖苷),R2=0.981,P=0.042);又如“浓度”为S(浓)=0.499×X1+0.242×X2(X1=TAV(咖啡碱),X2=TAV(杨梅素-3-O-半乳糖苷),R2=0.981,P=0.003);此外,还建立了14个主要滋味贡献组分的TAV与对应味型因子之间的呈味强度的线性关联。(5)通过香气(滋味)重组试验对茶叶香气(滋味)解析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前述OAV/TAV评价结果可基本解析茶叶香气(滋味)。通过50种OAV>1的香气成分单体及5种TAV>1的代表性滋味成分单体构建了8个茶样的香气(滋味)重组液,所得香气重组液与对应原茶样的香型特征表现基本一致(S偏差=-0.78~+0.37),滋味重组液的“鲜味”(S偏差=(-0.12~+0.25))、“涩感”(S偏差=+0.02~+0.22)及“苦味”(S偏差=0.00~+0.08)还原度也较高。(6)通过GC-O检测进一步鉴定出30种茶叶的潜在香气贡献成分(如顺-3-己烯酸顺-3-己烯酯,γ-依兰油烯等),其中12种(如右旋大根香叶烯(脂香、果香、木香)、反式-α-佛手柑油烯(木香,油脂香)、α-古巴烯(木香,果香)等)为首次报道其呈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