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收集自然保护区及相关资料,整理编制完成《重庆动植物名录》,明确了重庆物种多样性现状,尤其明确了重庆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以及分布情况。同时,对重庆种子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区系成分作了详细分析,并对重庆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与水热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了濒危原因,提出了保护对策。另外,通过收集自然保护区资料和实地考察,对重庆自然保护区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评估,指出了自然保护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在参考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评价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重庆自然保护区评价体系,以便为重庆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根据所编制的《重庆动植物名录》的记载统计,重庆有植物342科1769属6949种,其中,被子植物175科1310属5236种,裸子植物10科33属81种,蕨类植物41科115属712种,苔藓植物64科180属404种,地衣植物8科8属25种,藻类植物44科123属491种;动物有16纲88目390科2685种,其中,原生动物3纲11目18科36种,轮虫动物1纲2目7科31种,环节动物2纲2目2科7种,软体动物2纲3目4科9种,节肢动物4纲30目242科1813种,脊椎动物4纲40目117科789种;该名录还记载了部分微生物。这说明了重庆动植物资源的丰富性。 综合《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二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996)和重庆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研究《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的统计,重庆有珍稀濒危植物133种(除去重复部分),隶属于62科105属;综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8)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98)的统计,重庆有珍稀濒危动物82种(除去重复部分),隶属于5纲17目犯科。可见,重庆珍稀濒危物种丰富。 2.对重庆种子植物区系分析,植物区系特征如下: (l)重庆种子植物种类丰富。已知有185科、1343属、5317种,分别占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种的51.82%、41.97%和19.64%。单种或寡种的古老科属丰富,50种以上的大科和较大科以及含6种以上的多种属是区系的主体和基础。 (2)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区系成分丰富、复杂。在属级水平上,重庆种子植物可划分为巧大分布区类型以及25种变型,说明了重庆植物区系成分的丰富性,同时反映了植物区系的形成与起源较为复杂。 (3)科的分布区类型表明热带性质的科在重庆占优势,温带科也占较高比例;属的分布区类型反映出重庆植物区系典型的亚热带特征,这一结果和该地区所处的亚热带气候相吻合。 (4)优势现象突出。占总科数18.92%的优势科包含了区系60%以上的属种,占总属数2.61%的优势属包含了区系20%以上的种。表征科表现为亚热带性质,而表征属则为温带性质。 (5)特有类群丰富。亚洲特有科7科,占我国同类型科数的38.89%,而中国特有属66属,占我国特有属总数的26.29%。 (6)重庆种子植物区系与全球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但主要与东亚联系更密切。它不但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对东亚植物区系也具有代表性。 3.通过对重庆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分布与水热关系的研究,确定了这些植物种分布的水热幅度,并利用温暖指数(Wl)、寒冷指数(CI)和湿润指数(Hl)对这些植物种进行聚合分类,结果可将这些植物种分为6个水热分布类群:I高温湿润型,H高中温湿润型,Hl中温湿润型,IV低中温湿润型,V低温湿润型,以及VI特低温湿润型。另外,本研究还表明了重庆地区的水热条件较好,适合这些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水热条件的现状不是濒危植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而人为破坏是其濒危的相当重要的因素,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采取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4.通过实地考察和收集相关资料,构建了重庆自然保护区评价体系,并对重庆现重庆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研究有自然保护区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评估。 重庆自然保护区评价体系由生态评价、管理评价及社会经济效益评价3部分组成。通过该评价体系对重庆具有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的详尽评价,结果表明:重庆自然保护区生态状况普遍较好,而在管理上普遍滞后;在生态质量和管理质量方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遍优于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普遍优于县级自然保护区。 重庆自然保护区目前在建设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对自然保护区建设不够重视;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人员编制得不到保证,管理人员整体水平不高;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宣传教育不力;科学研究薄弱,专业人员缺乏;基础设施落后;不能正确处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的关系;等等。 针对重庆自然保护区存在的这些问题,对自然保护区今后的发展和建设提出如下相应建议: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科学核定编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立法,强化执法:疏通和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投资力度,合理开发,提高自养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