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根据调查显示,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较前几年明显升高,其中多发性骨髓瘤(myeloma,MM)发病率也同时逐年升高。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肾脏作为一个重要的靶器官,骨髓瘤细胞以各种方式损害肾脏,对肾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多发性骨髓瘤相关肾损伤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损伤应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目的]通过分析MM合并肾损伤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实验室检查数据等,探讨影响MM合并肾损伤患者发病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中预防MM合并肾损伤的发生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筛选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中MM诊断标准者,并根据Durine-Salmon(DS)分期中相关判断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即血清肌肝(serum creatinine,SCr)<176.8 μ mol/L 为肾功能正常,SCr≥176.8μmol/L为肾功能损伤者。其中,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对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定义和分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即可被诊断为AKI:(1)48 h内血清肌酐升高≥0.3 mg/dl;(2)确认或推测7d内血清肌酐升高≥基线值的1.5倍;(3)尿量<0.5 ml/(kg·h)超过6h。并排除:①年龄<18岁患者;②资料不全的患者;③近3个月使用肾毒性药物者;④因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肾损伤者;⑤既往患有肾脏疾病者。在3年中,一共收集了符合标准的患者共197名,通过判断是否合并肾损伤分为两组,其中合并肾损伤组97例,未合并肾损伤组100例。分析患者临床特点、MM合并肾损伤的发病率、危险因素等。[结果]1.197例MM患者,合并肾损伤者97例,其中AKI共33例,平均年龄为59.99±14.68岁,肾损伤的发生率为49.24%(97/197)。其中男性69例,占71.13%(69/97),女性 28 例,占 28.87%(28/97)。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肾损伤组与无肾损伤组一般情况比较,年龄(t=1.456,=0.147),性别(χ2=3.186,P=0.074),p 值均大于 0.05,提示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损伤组与无肾损伤组实验室指标及病史比较,高尿酸血症(p<0.001,OR=0.482),白细胞计数升高(p=0.025,OR=0.159),高血压(p<0.001,OR=0.270),贫血(p<0.001,OR=0.380),化疗(p<0.001,OR=0.280),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高尿酸、白细胞计数升高、高血压、贫血、化疗是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损伤患者的高危因素。血磷(p=0.235,OR=0.085),血钾(p=0.055,OR=0.137),血钙(p=0.793,OR=-0.019),糖尿病(p=0.482,OR=0.050),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尿酸血症(p<0.001,OR=2.480)、贫血(p<0.001,OR=2.277)、高血压(p=0.017,OR=1.091)、化疗(p<0.001,OR=2.492),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高尿酸血症、贫血、高血压、化疗是MM合并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4.经过积极补液、化疗、治疗原发病等治疗后合并肾损伤组患者未出现死亡病例;出院时肾功能恢复正常30例(30.93%),部分缓解10例(10.31%),9例(9.28%)需维持血液透析。[结论]1.MM为血液系统常见肿瘤,以中年发病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见。2.高尿酸血症、贫血、化疗、高血压是MM患者发生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3.肾损伤是MM的常见严重并发症,MM患者中肾损伤发生率为49.24%,给予化学治疗将使MM患者肾损伤患病率大幅增加。4.MM肾损伤经早期、及时的发现与治疗,多数患者肾功能可恢复或稳定。当有相关高危因素存在时,临床医师应重视肾损伤的预防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