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显著提升。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旧是社会发展的障碍,经济利益至上,养老育幼领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突出,导致经济虽然发展,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却偏低,这引发我们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到底是为了谁,以谁为主体等问题进行反思。因此,本文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对其思想源头的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研究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概括。第二部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产生。本文最先从其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理论渊源入手,对马克思之前人类历史上哲学家们对人以及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理论进行分析和批判。马克思认识到人民的社会性本质,开始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把握人民主体思想。同时,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入手,分析了该思想的发展脉络。第三部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内容。通过马克思对人民和主体的界定以及他对人民主体的理解,论证了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但是由于分工、私有制的存在以及交往形式的局限性,导致了人民主体在历史中是片面发展的状态。最后,通过分析其原因,马克思找到了克服历史局限性,真正实现人民主体的条件。第四部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为正确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的主体意识,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有重要的实践启示。总的来说,本文整体上从人民为中心这一视角出发,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与中国具体国情紧密结合,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物本位的思维模式,努力促进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革,对社会发展前景进行价值导向,以求能够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贡献一份学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