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流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颇受学者关注。随着旅游市场的日新月异,旅游流作为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对旅游地的发展意义重大。狭义的旅游流是指旅游客流,作为旅游目的地如何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形成市场所需的庞大旅游流是发展的关键。自2008年,两岸打破隔离状态,两地关系实现了重大突破,开始了中国大陆赴台湾旅游;2011年开始实施中国大陆赴台湾自由行,进一步推动两岸旅游的发展,旅游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作用更由于与台湾的特殊关系,还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通过旅游极大地方便民众交流合作,加深了认知与理解,推动两岸的和平统一。因此本文选择中国大陆赴台湾旅游流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网络采集、统计分析等方法,梳理台湾旅游发展概况,分析中国大陆赴台湾旅游流的人口统计特征,运用年际变动指数、季节变动指数等相关地理分析指标,从中国大陆赴台湾旅游流的流量、流向、时间三个维度探究中国大陆赴台湾旅游流特征及动力机制,并针对出现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为推动中国大陆赴台湾旅游健康发展提供些许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大陆赴台湾旅游流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从开放中国大陆赴台湾旅游开始,赴台旅游一直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在2010年开放中国大陆赴台湾自由行之后跃居为台湾第一大客源市场,截止到2015年中国大陆赴台湾旅游流均保持在第一名,在赴台湾旅游流数量上保持一定优势。(2)赴台旅游流的年际变动明显。自2008年到2016年,台湾入境旅游流的年际变动指数Y值一直呈不断变大趋势,说明台湾入境客流变动较大。从2008年的66.87%增加到2016年的134.39%,其中2011-2013年Y值稳定在100附近,与开放中国大陆赴台湾旅游密切相关。(3)中国大陆赴台湾旅游流来源广泛但不均衡。通过研究发现赴台旅游流的客源产生呈现广泛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主要集中于与台湾的空间距离较近的沿海经济发达的省市,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赴台游客比重超过10%;对于深处内陆地区的省市覆盖率不高,从地理位置分布上符合距离衰减的规律。(4)赴台旅游流以两地间直游为主,将台湾作为唯一的旅游目的地,即将台湾作为终点型旅游目的地;以九份老街、西门町、台南孔庙、垦丁大街、台北车站、伯朗大道、士林夜市、台北101、阿里山、日月潭等级高、知名度高的景点为核心的旅游节点;赴台后以台北、高雄、花莲、桃园、新竹为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形成以其为基营区开展周边游和环岛游的旅游运动路径,在全台湾形成不对称的、流向上多具有单向性的东西两带和南北两圈的空间格局。(5)赴台旅游流时间特征呈多状态变化。在台停留时间普遍较长,但多数集中在10天以内,为在台消费、购物等提供了契机;赴台旅游流具有明显的淡旺季和季节变动,以春季夏季为赴台集中季节;在赴台月份选择上以4、7、11月最为集中,对台湾的旅游接待能力提出了挑战。(6)中国大陆游客的旅游需求是赴台旅游流的驱动力,台湾旅游资源丰富及相关的血缘、地缘关系是重要的拉动力,两地间政策支持是促进赴台湾旅游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