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艺术对人类精神、情感、灵魂、品格所产生的作用,使音乐教育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建设的需要,成为人类自身进行文明建设的需要,成为人类升华精神、情感和灵魂品格的需要,也可以最终归结于人们基本素质的需要。因此,音乐艺术的普及在本质上又是人类文明的普及。音乐素养是人的所有素养中最基础的素养之一。音乐素养是一门音乐基础课,它的重要性,就好比汉字、词语、语法结构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一样。音乐素养教学不是存在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问题,它是音乐的基石。小学的音乐素养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刻不容缓。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劳诸育之中,来完成对小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小学音乐素养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因此,音乐素养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小学的音乐素养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素养和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长远的意义。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强调一切“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练中学,以审美为核心,提倡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小学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音乐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动态性,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学生本身具有的生理和心理特性。理论性的素养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太枯燥,很难按照正规的教学方式进行,因此,音乐教学必须遵循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性,以游戏的手段渗透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游戏与儿童从来就都是不可分的。游戏是儿童的游戏,儿童是游戏着的儿童。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如何看待儿童的游戏,也就是如何看待儿童,如何看待童年精神。社会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游戏、教学的认识。游戏已不是单纯的“好玩”,儿童在游戏中除了享受乐趣以外还可以促进自己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在教学上更是打破了传统的封建思想禁锢,“人”的地位逐渐突出,教学指向了“人”的发展。正是由于游戏与教学在促进人的发展上的一致性,二者发生了联系。人们在教学过程中渐渐有目的地、系统地运用游戏因素以提高教学活动效果,游戏的工具性、手段性作用日益彰显。课堂教学绝非游戏般自由,课程也不可能让学生像选择游戏一样自由的决定。在科学知识观和学生观指导下,我们设立课程,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的自由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避免强制灌输的出现。